巢湖西峰庵杨氏祠堂简介

12-22 作者:梦麟

物埠天宝,人杰地灵。(古巢)杨氏是东汉四世太尉杨震、杨秉、杨赐的后裔。本支系自东汉历经唐、宋、元、明、各历史朝代,历代有名臣雅士。如:唐光禄大夫初公、唐宰相炎公、监察御史應受公,苏州刺史發公,赠光禄大夫諾公等。北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蓁公由徽州婺源(今江西省境内)發脉之和州定居(今安徽省和县)传至秉公三十八世孙荣祖公、锐公、文德公兄弟三人,于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由和州迁居巢县成为本支系开派始祖。自此后荣祖公朴居巢县南乡山水环抱的山坞(今属槐林镇)。锐公卜居北乡通衢大道柘皋。耕读传嗣,历经几百年然丁繁派衍,至今已近三十世矣。据杨氏宗谱记载,锐公乃南宋建炎乙卯进士授任车驾司郎中,福州知府。其子华公(举人)任浙江开化县知县。孙遇春公赠懐逺大将军,同知亲军指挥使,司轻车都尉,追赠张武郡侯。曾孙兴旺公赠昭逺大将军,亲军都尉,追赠弘农郡侯。五世广、義、宏三公随明太祖朱元璋东征西讨累立战功,分别授予左翼元帅(指挥使)明威将军(检察使)付检察使等职。義公封忠勇将军,后殁于辽东戍所,永乐十二年奉旨还原籍敕葬凤凰山麓赐祭文祭田,后裔迁居柘皋峏山。宏公恬静自娱,心醉六经,有飘然出尘之志,号曰“春谷先生”著有诗文《春谷集》,当时蜚声文坛,是我西峰庵杨氏少祖也。我少祖宏公爱游山乐水,游蜀山观岠嶂钟灵秀气,遂举家从巢城移居小蜀山,惟耕读以裕后。子孙后代当明鼎改革时,荡析离居散处各处者不啻星罗棋布,各房俾吾族人共明世系,故明末崇祯年间初创家谱,以九州公尊为始祖按世次秩然有序。后分别于乾隆二十三年、嘉靖十八年、道光十二年、同治十三年和民国五年先后五次续修了家谱,并与清嘉靖年间修建了西峰庵杨氏祠堂。(公元1812年)一九五八年共产风遭到拆毁,至今已经有五十多年,我杨氏没有祖宗祠堂。真是令人心痛,令人焦急~~~~~适逢中华盛世,四海升平,各姓氏家族修谱建祠蔚然成风,我杨氏子孙岂能等闲视之,公元2009年夏,杨氏灰堆嘴分房率先行动号召修谱建祠。三胜、无为、红星、西峰庵纷纷响应,在修谱理事会的努力策划下,得到了杨超、(西峰庵小刘村)金海、作谱、杨平、茂盛(灰堆嘴)、杨冉、仁智(石澗)等杨氏孝贤子孙康慨支持,于公元二零零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举行了新建祠堂开工典礼。并与十二月十六日举行了上梁庆典。(场面十分壮观,杨氏子孙聚集一堂是前所未有的),如今一座崭新的杨氏祠堂已巍然屹立在西峰庵上杨村,这是我杨氏数千子孙对祖先英灵的告慰,也是我们杨氏在世人面前的自豪与骄傲。真可谓:精深博大溯其根,四知传人敬祖宗。中华民族参天树,杨氏美德颂千秋。2011年6月11日安徽电视台第一时间栏目对我杨氏西峰庵祠堂作了专题报道,由杨茂林做了杨氏先祖和历史文化的介绍,受到了广大观众的赞许,尤其是全国各地的杨氏后人纷纷打来电话祝贺并询问,这是杨氏历史中的一件大事,理应载入史册。

锐公二十四世儒孙茂林拜撰

2012年元旦

共 7 条文章评论
  • 文友文章是需要段落的,不然会混乱和不方便阅读。问候2012-12-22 11:18
  • 回复@今生依梦:感谢网友的支持,因为家谱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文体,早上时间比较仓促排版时没注意分段,直接在网上打字受版面限制,今生依梦网友意见很对。其实古时家谱的谱序确实是没有标点,不分段落的。要靠读者的阅读功底,希望我的文章能够引起广大网友的喜爱。2012-12-23 14:59
  • 回复@梦麟:祠堂是瞻仰先人,教育后代的理想场所。茂林辛苦你了.巨兴杨作明拜读。2013-01-31 13:12
  • 回复@杨作明:看到你的回复很高兴,杨氏文化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凸显杨家人的精神。希望我们后来人能够继承先祖懿德,探究杨氏文化,弘扬杨家将的精神。开拓我们杨家的美好未来。今后保持联系2013-02-01 08:19
  • 顶一下,推荐阅读~2013-02-10 09:06
  • 杨立才 请问有知晓 新 贤 怀 立 志 永 字辈的吗? 谢谢2013-10-24 19:31
  • 回复@海上游子:杨立才宗亲,你住在那里,祖籍是什么地方,知道先祖的名讳吗?要有这些基本信息才方便找。2013-11-17 0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