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国变得亲切

01-09 作者:苏红权

曾经,列强的铁蹄在尘埃中傲慢地扬起,即使有厚厚的城墙,即使有伟岸的长城雄关、即使有身怀绝技的武林高手,也没能将它们拒之门外,国门被撞开。红发碧眼的洋人不只肩扛洋枪洋炮、不只带着掠抢的兴奋,不只带着对东方文明的渴望,还捎带来的西方工业革命的产物,自鸣钟、自行车、照相机、望远镜这些物件,倒是让中国的皇族贵族惊叹不已,以为神器。这场景在上世纪80年代意大利导演贝托鲁奇的《末代皇帝》和2000年一部名为《西洋镜》中国电影镜头里逼真地再现。

好在可以引以自豪的是中国有五千年灿烂的华夏文明,曾经有火药、造纸、指南针、印刷术“四大发明”,至今依然在人类历史的文明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瓷器是中国的象征,十八世纪之前的欧洲还见不到瓷器,因中国瓷的流入,才使得洋人见识了这种土在火中涅槃造就出来的东西,据说CHINA一词由景德镇的古称昌南的译音而来。

从古到今,中国人也不是一个闭关自守的民族,古丝绸之路最早始于西汉,那是两千多年前的对外开放政策。驼铃声声,一路留下足迹,通过商贸的形式,沙漠之舟将华夏的文化以及物质文明向外传播至远方,这是一条探寻域外文明的路径。郑和的船队高悬风帆,七次下西洋,贸易虽然是原动力,也把印着方块中国字的名片分发到了亚非各国手上。尽管这样,也追不上西方工业革命的蒸汽机冒着白烟的车轮,我们的马车只能被远远地甩在后面,望尘莫及。于是,岁月在更新,但我们仿佛还生活在原来的时代。今天,我们与西方国家的差距不断地在缩小,但是国人的心态仿佛如故,好比二十一世纪的某一天,国人排着长长的队去等候购买一部最新上市的苹果手机。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尤其是交通、通讯、传媒、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世界上各种文化相互融合渗透,各自国家民族的鲜明特色正在被稀释,因为这样的担忧,有许多国家、政府、组织、以至个人都在为保护自己民族的文化做着有意义的工作。法国政府保护母语是一个例子,立法规定什么情形之下必须使用法语,法政府每年都拨出大量经费,不遗余力地在世界各地推广法语,力图保持法语的国际地位。维护本民族的文化,我们的邻邦日本做的非常了得。当然,日本的文化是对中国汉唐文化的拿来主义的实践,不过他们已不折不扣维护他们有着汉唐文化影子的日本文化。这样一个现象,中国人可能又会心中沾沾自喜了。可贵的是日本人具备的固执与精神。普普通通的日本人传统服装是经常会穿的,一生当中重要的场合尤其要穿上以示对传统的尊重。毛笔写字课是小学里的必修课,传统需要传承。日本一年有两百多个传统节日,这些节日的活动也是各式各异,无一不体现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热爱,他们积极参与乐此不疲。这些东西为维护本民族文化做出了贡献,也大大促进了国家的旅游观光业。再看我们呢,连过大年的扭秧歌都不容易看到了。日本、台湾地区、香港至今保持着书籍文字竖排,左侧开页以及繁体字。中国关于恢复部分(只是部分)繁体字的提议,许多学者都有响应,但至今未果,理由是时代在进步,文字不能倒退。(这是倒退吗?)是的,我们会有一大堆理由来论述传统的东西不一定都好,所以我们学会了妥协。在许许多多方面我们都习惯了妥协。

维护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比起许多国家很是差了一大截,如今,体现我们的民族的东西大多只在艺术作品之中作秀。可悲的是我们的日常生活里的传统正在或已经变淡,在不知不觉中趋向西化。西装革履,座驾外国品牌汽车已经不以为然。这本无可厚非。只是民族的劣根性总是不愿意丢弃。冷漠、旁观、明哲保身、人云亦云。

每一次发生一个与爱国扯上关系的事件,总有一些国人心潮澎湃,仿佛唯其装祖国于胸中。面对着热爱中华民族的深厚情怀,面对满怀激情的慷慨陈词,大家也还是理解发出感慨的人。(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如果从热爱本民族文化这件事,再说远一些。我们的爱国主义有时侯只是一种情绪的宣泄,我们很难把爱国主义情怀放到我们的血脉里,让它长在我们身体里。比如国旗,在许多国家,普通公民家里都有自己国家的国旗,他们会在特殊的日子,郑重地挂起来,他们是把国旗看做家里的一件重要的东西,很亲近。而我们更多的是一种表明形式的爱国主义,跟着电视荧屏上的升旗仪式而心潮澎湃,热泪盈眶过后就放到了一边。

许多国家的公民,他们的内心的祖国是个实实在在的东西。在韩国和日本你要是开外国车,就要小心了,你的车停在那儿,很可能有人会鄙视你,在你车上做文章甚至砸烂它。在底特律——美国的汽车制造城,也经常会有类似的事发生。

我们缺乏这个勇气,我们会阿Q式的自嘲:“爱国主义不一定非要这样嘛,中国人是有肚量的。”是的,我们从来就是宽宏大量的。一两个例子不足以说明我们是伪爱国主义。中国有多少体坛世界冠军加入了外国国籍,国外的世界冠军来到中国的又有几个呢?哈哈,不会说这是全世界人才共享吧?在这儿,我无意去指责谁。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义勇军进行曲》奏响的时候,站在领奖台上不是心潮澎湃甚至热泪盈眶吗?

在这里,并不是光说人家的什么都好,说自己什么都差。在这里想说的是:只有看见了差距,承认它的存在,惟其如此,才可能是进步的第一步。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