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匠的故事(二)

01-14 作者:孟杨

石匠也姓彭,大名新有。石匠新有不光会铲石磨,而且在石雕上独树一帜,远近闻名。陕西界高庙山上山神庙的神像就出自彭石匠的手。

文革期间,大搞破四旧,像高庙山山神庙这样的小庙,首当其冲地列在破四旧之列。顺藤摸瓜,彭石匠也成了“四类分子”。起初没有专门的称呼,但每次搞运动,斗争对象中都有彭新友。

那场运动,让许多有点子的“人才”大显其能。批斗彭石匠时,先是给他带纸糊的高帽子,上面用毛笔大大写上“坏分子彭新友”,到后来把老牛车的挡板挂在石匠的脖子上,直疼得石匠满头大汗,但他就是一声不吭。

斗争进入白热化,村上成立了棒槌队,每人手里拿着一根两头红中间黑的棒子,很是威风。批斗“四类分子”时,改由棒槌队把斗争对象押上主席台,让大家开始说坏分子到底有多坏。但大家都说不出彭石匠的什么坏来,反倒有好多社员诉苦,说家里的石磨平了,磨不出好面来,急需要石匠上门服务。

大队革委会主任虽然年轻有为,胆大、心狠、点子多,但吃饭是天大的事,况且自己也得吃饭。听了社员的诉苦,最后还是松了口,同意在棒槌队的监督下彭石匠挨家挨户为乡亲们铲石磨。

石匠用了八个月时间,把村里的需要铲的不需要铲的包括各小队上的公家石磨都铲了个遍。乡亲们明面上不敢说彭石匠的好,但心里有数,暗地里给石匠许多照顾,不善言辞的彭石匠常常泪流满面。(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在1972年的那个冬天,学生游行,高喊批林批孔,于是大字不识的彭石匠又成了孔老二的孝子贤孙,反正闭塞的农村人很少知道孔老二是谁?但阶级斗争还得搞。因为毛主席说了:阶级斗争是纲,纲举目张。

在一次批斗游行后,彭石匠神秘失踪了。村上一下子没了斗争对象,大队革委会主任荒了神,征求了大家的意见,把一位退休的语文教师列为地主家庭,因为据村上人回忆,土改的时候,这个老师的家停被列为地主家庭。逼得这个语文老师没办法,把自己的大女儿嫁给了革委会主任。

以后批斗时大家文得多了,因此上语文老师没受多少苦,这是后话。

话说彭石匠在外游荡了三年后又突然回到了村里,村上对石匠失踪三年多感到奇怪,把这一消息上报公社,公社上报县革委会。县革委会派了武装部长来调查,结果由于石匠言语不善,惹怒了武装部长,调查改审讯。审讯的结果大出人们意料,彭石匠成了现行反革命、叛徒、特务,要予以逮捕。

知根知底的乡亲们有好多跪着求情,武装部长见好就收,将彭新友留村查看,监视居住。

后来彭石匠一病不起,一直在炕上躺到开春,含恨离开了人世。彭石匠出殡那天,天下大雨,像脸盆一样向下泼,嘴快的乡亲说这是老天爷在哭诉彭石匠的冤屈。

石匠彭新友去世在1977年那个早春,我幼小的心灵里记下了这个可怜的人。还记得那年苹果花开得很早,结果抵不住一场雪冻,落了,等到真正的春天来临时又开了一次。

对于苹果树一年开两次花,大家都很惊奇,但没有人说什么。不久,大家开始猛跳“忠”字舞。

(2013年1月14日新疆哈密)

共 50 条文章评论
  • 顶一下,推荐阅读~2013-01-14 01:42
  • 冬夜漫长,回忆起生命中曾经见过的一些人和事,请大家见谅2013-01-14 01:43
  • 顶一下,推荐阅读~2013-01-14 01:58
  • 回复@凝之:谢谢凝之2013-01-14 02:07
  • 顶一下,推荐阅读~2013-01-14 04:01
  • 又一则故事,孟先生故事多多,等待2013-01-14 06:37
  • 顶一下,推荐阅读~2013-01-14 06:37
  • 这则故事值得人深思,这种现象现在还有吗?2013-01-14 06:38
  • 顶一下,推荐阅读~2013-01-14 07:31
  • 令人心酸而又深思的故事。2013-01-14 07:32
  • 这个冬天有点冷。2013-01-14 07:35
  • 顶一下,推荐阅读~2013-01-14 07:49
  • 我等,石匠的闺女,石匠的儿子2013-01-14 07:50
  • 欣赏推荐。文革中不可思议的事太多了,现在觉得可笑,当时却天经地义。这些都是个人崇拜和极“左”思潮的恶果。2013-01-14 07:51
  • 欣赏!2013-01-14 08:20
  • 回复@红颜淡了:谢谢2013-01-14 08:38
  • 回复@大生:冬夜漫长,借以化解寂寞2013-01-14 08:39
  • 回复@大生:从一个端端走到另一个端端2013-01-14 08:39
  • 回复@一米阳光:是啊,冷,但愿对劳苦大众是个好兆头2013-01-14 08:40
  • 回复@心已远游:没了,就这两则2013-01-14 08:41
  • 回复@大海之子:是啊,许多可笑的事发生过2013-01-14 08:41
  • 回复@丛敏:谢谢2013-01-14 08:41
  • 悲剧请不要重演了,哎。。。2013-01-14 09:16
  • 回复@飞:是啊,鬼才知道呢,我们这个国家呀.......2013-01-14 09:47
  • 那个年代还会复制吗2013-01-14 09:53
  • 顶一下,推荐阅读~2013-01-14 09:53
  • 回复@花纸伞:鬼才知道呢?2013-01-14 09:55
  • 顶一下,推荐阅读~2013-01-14 11:02
  • 故事真多啊!2013-01-14 11:02
  • 回复@仰望月色:呵呵,打消寂寞,别见怪2013-01-14 11:03
  • 顶一下,推荐阅读~2013-01-14 11:14
  • 回复@孟杨:你有月色仰望,还寂寞点什么啊2013-01-14 11:14
  • 顶一下,推荐阅读~2013-01-14 11:15
  • 握握,期待中2013-01-14 11:15
  • 回复@心已远游:月光全遮在南方,看不见呐2013-01-14 11:15
  • 好文章,特欣赏,向老友友问好!赞了!顶了!!!2013-01-14 11:17
  • 苹果树一年开两次花?真不知。一次,我都看不到哦。2013-01-14 11:17
  • 回复@孟杨:那和风语气去玩雪2013-01-14 11:23
  • 回复@飞翔的鹰【耿彪】:谢谢耿飚2013-01-14 12:26
  • 回复@仰望月色:是,两次。2013-01-14 12:26
  • 回复@心已远游:行,玩雪去2013-01-14 12:27
  • 回复@孟杨:我来了,你走了。别走,红与白,碰一杯,先干为敬!2013-01-14 12:33
  • 回复@心已远游:这不欺负人嘛,你喝红的,我喝白的?干脆混在一起喝2013-01-14 12:37
  • 顶一下,推荐阅读~2013-01-14 13:05
  • 文化大革命,诶2013-01-14 13:08
  • 回复@孟杨:那不醉到你才怪啦2013-01-14 13:08
  • 回复@雁南飞之黑玫瑰:是,那年代,过去很久了,但许多人许多事还在心中沉淀2013-01-14 13:09
  • 回复@雁南飞之黑玫瑰:醉了就没烦恼了2013-01-14 13:09
  • 回复@孟杨:昨天也喝了一口白酒2013-01-14 13:20
  • 记忆犹新;借题发挥写的犀利点让现在的娃们多了解这个人类、、、。支持。2013-01-14 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