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丰老师被群殴”事件之启示

06-13 作者:xinglinxunxi

汕尾陆丰甲子一中一位语文老师制止学生考场吵闹,竟然遭到学生家属持凶器进到校园行凶——老师的眼睛伤势严重,至今没有解除失明的危险。

昨日,这所学校的老师集体停课,呼吁保障教师权利。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包括甲子一中在内的当地多位教师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都称曾遭到类似的校园暴力。

——据2010年4月27日《广州日报》

在同一日,《南方都市报》对此事也作了报道。就此事,广东省委常委、省公安厅厅长梁伟发就陆丰教师被打事件,批示:一定要将打人者捉拿归案。

4月28日,《南方日报》在“社会”版中重点披露了此事。并向社会公开:犯罪嫌疑人之一蔡某昨落网以及全校老师昨已集体复课的情况。

同一天,《南方都市报》又对此事进行了追踪报道,称:近日来,本报连续报道了4月23日陆丰三名初中生连同亲属殴打其语文老师范炳,致左眼几近失明的事件。该事件引起广泛关注,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就此事作出重要批示:要严肃处理,把事实真相公诸于众,依法保护教师的人身安全,维护教师尊严。(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维护教师尊严,是时候了。因为类似老师被挨打的事件,在同一地区已屡见不鲜。2003年,甲西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师范水拥;2008年,碣北中学八年级班主任陈朝宗以及钟山中学初一语文教师黄老师;2009年,甲子三中初一语文教师李老师等等。

如果说,在一个地方频频发生类似事件,与当地的不良社会风气是有很大关系的。一个地方缺失良好的尊师重教之风,与当地政府的重视程度与否是分不开的。

甲子一中的陈老师表示:这么久以来,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哪个打老师的家长会被公安部门采取措施。即使公安部门现场看到手持器械到学校闹事的家长,也是驱散了事。并没有任何刑事甚至行政上的处理。现在家长已经养成了打老师最多只是赔偿医药费了事的观念。

按照此种说法,如果只是以赔偿相应医药费来敷衍处理教师被打事件,我认为,这是极不严肃的处理方式。如果长期这样,会给人们误导出一种认识:只要有钱,就可以打老师了。此种情形,与之前曾在媒体上就富人酒后驾车致死人命,只要以高额赔偿金就可以了结此事,没有什么两样。给人们形成相同的认识:只要有钱,就可以贱踏生命;只要有钱,就可以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了。

如果此陆丰老师遭群殴之事,没有众多老师集体停课声援。我想:依然会与之前一样,不会受到如此广泛关注而引起省公安厅的注意甚至省委书记的重视。

常言道: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书”是传授知识;“育人”是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人都知道这一点。从众多老师被挨打事例之中,我发现这些教师之中,以语文老师及班主任居多。

一般来讲,在一个班级中任语文学科的老师会兼任班主任。而作为班主任来说,除了完成自己任教学科的教学任务之外,本班的一切事务都要负责。“传道授业解惑”主要体现在语文老师或班主任身上。当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违反班级纪律的问题都是由语文老师或班主任去处理的。所以,老师被挨打,此类老师占多数。

为什么说越是经济发达的社会,教师受尊重的形象越是受到损坏呢?继而出现各地都有老师被打的事件发生呢?

老师从教环境大不如前,是一个原因。有媒体报道说,教育部前年出台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其中规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葛新斌教授表示,这是一条画蛇添足的规定,因为对学生的批评权本身就是在教师的专业权利范围之内的。

但为何会有这样一条规定呢?葛教授说,源于一个“怕”字。《九年义务教育法》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这使得学生认为无人能管,家长护短。且现在教师的从教环境大不如前,教师的社会支持度下降,批评学生更加困难了。一旦出现教师人身权益受到伤害的情况,校方不应采取息事宁人的措施,教育相关机构也应一方面维护学生的受教育权,另一方面保障教师的人权不受伤害。

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之前些年,特别是对于农村家庭,惟一让自己的孩子成“龙”或“凤”的途径就是通过读书、考试、念大学。所以,那个时代,教师职业在人们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尊师重教的风气相反要比现在浓厚得多。可如今,读大学已不再包分配,毕业后,许多大学生依然要自谋职业。再加上,社会上确有这样的现象普遍存在:在职场中,学历高的不一定比学历低的拿的工资多。因而,在社会上出现了一种“读书无用论”的观点。

在生活实际中,确已存在当初学习成绩差的人在现实中获取金钱的本领丝毫不比学习成绩好的那些人差,相反,生财的门路或许还要多一些。

而这些,说明了一点,对金钱的获取已成为许多学生与家长追求的惟一目标。使得一些学生在学校中,过起了“混日子”,混一个毕业证,为读书的目的。

从所有与老师发生矛盾,继而不尊重自己的老师并参与殴打事件之中的学生中,通过调查显示,都是一些学习成绩差,思想品质差的学生。他们除了自己不好好学习之外,还会影响其他的学生。如果老师一旦施加管教,他们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再加上某些家长的纵容,而使其更加放肆。而一些教育法规,基本上是对教师的行为在进行限制。这就是从教环境的影响,对此,从中会获取许多思考。

现行教育评价中的弊端,迫使教育本位思想脱离。虽然素质教育倡导推行了多年,但真正对学校与教师的工作评价,在一些地区,仍然唯一采用的还是学生考试的分数。什么分数排名?学科竞赛名次?学校上重点线人数排名?更有甚者,学校还开有尖子班。这一切,无不是教育评价中的弊端所繁衍出来的做法。

正因为如此,教育资源就有失其公正性了,脱离了教育本位思想。那些成绩差,表现劣的学生往往会被冷落一旁。在其心理上无形之中就会认为,老师对自己的学生不是同等相待了。举一个最为普遍而典型的例子,如果一个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与一个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发生了矛盾,一般的老师首先要训斥的对象就是那个成绩差的学生。

因为,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与其教学工作的评价有直接的关系。此种分别地对待学生的做法,还表现在许多方面,如批改作业的细致与否,座位的编排,辅导的耐心程度等,势必会给没有公平享受教育资源的学生家长心理上受到影响。教师形象因而也会在他们心目中受到损坏。

维护教师的尊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对某些现行教育体制上的弊端,从根源上加以掘弃与改变,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教师队伍的不纯净,有损教师形象。在现今的教师队伍中,依然存在着一些“误人子弟”之人。媒体上也有这方面的批露。教师,因其职业的特殊性,其形象在公众视野中,要比其它行业的人,言行举止要求会更严格。

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教师的思想已被不良行为所感染。大行吃喝玩乐之风,严重背离了其职业道德。正是这些人损坏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教师的崇高的形象,在人们心目中大打折扣。及时有效地肃清教师队伍,并使之更纯洁性,也是维护教师尊严所要采取的行动。

总之,从老师被打事件中,维护教师的尊严,已势在必行。一方面要从教育大环境与体制上加此思考,不仅在精神上加以鼓励与宣传,而且更重要的是把提高教师待遇落到实处,不要停留在只是喊喊口号而已;另一方面要从教师自身抓起,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