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绪飘动在古镇暖泉
2010年6月的第六天,我与另外二十七个爱好文学的人乘坐一辆黄色大巴抵达了暖泉。
暖泉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我曾经在此镇读了三年的初中,所以,一踏上它的沃土,我的内心就有一种无法言状的冲动,或者称之为归属感……
老君观·红豆树
在老君观里,我衷情于那棵红豆树。
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而暖泉却是北国之地,也有红豆树。此红豆,是否是彼红豆,常常引起游者同样的疑问。
老君观里的道长把红豆树称之为“神树”。他说,在他刚到这里的时候,树有一半没有生机,似乎如人一样半身不遂。后来,他不停地浇水,并间夹着施上一点儿肥,红豆树竟然病愈,整棵树焕发了生机。他强调,这棵树很有灵性,尤其可以祝福男女白头偕老。(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对道长的说法,我不太感兴趣,总觉得人为的因素太重。我问他:“既然此树是神树,那么道长你更神了,因为是你浇水救活了它……”道长一头雾水,竟然被我问住了,一时语塞。
我只对红豆树的树形感兴趣。它由下至上,“一生三,三生九”,即一个主干生发出三根次干,三根次干又分析出九根细枝,确实有意思,似乎蕴藏着诸多玄机。于是,我欣然与红豆树合影留念,并且心里清楚:这次留影事关好奇,与爱情无关。
地藏寺·阎王殿
前人为什么要在暖泉修一座地藏寺?我一直很费解。关于它的传说,一点儿也说服不了我。
这次走进地藏寺,我似乎有所觉悟。
地藏寺,又称阎王殿,供塑着九殿阎君。每君面目可憎,分工很明。站在它们的跟前,我想,莫非修地藏寺是为了“警世”。
古时候,不乏善良的人。他们看不惯一些俗世的事,经常以事讽世。比如,写《西游记》的吴承恩,通过故事中的人比喻当时的一些人,传达出为人处世或者治国安邦之道。也可能修地藏寺的人,心里也就是这么个想法,借塑阎王而清楚地告诉当时的某些人,不要做坏事,否则下场就如每位阎君身侧的对联所描述的那样……
带着所悟,我认真端详每位阎王,居然觉出它们的可爱。它们看上去可怕的凶相,其实应是善良人“怒目圆睁”、“咬牙切齿”时的样子。由可惭,才生可怕。没有做坏事的人,定然不会害怕。
从地藏寺出来,我最大的收获是:做人要做善事,否则会遭报应。
夕阳·古民居
那天,我们如鱼儿一样跨进九连环院落时,夕阳裹紧了它。
院子里的主人们并没有因为我们的到来而感到惊讶或不安。他们照常出入,追赶他们自家养的鸡或狗。屋檐下,阴影很重,但六七岁的小女孩依旧自言自语地在地上用树枝画着什么。看得出,在她的心里根本没有带着阳台的楼房,更想不到站在阳台上眺望远方,眼界开阔。门洞里,围坐着一些老人,其中的几位把拐杖扔在一边,时而看看我们,时而又漫不经心地议论着什么……夕阳洒在他们的身旁,像一条温顺的狗。
古民居在傍晚里陷地太深。几只飞鸟的鸣声清脆,它们一会儿落在谁家的烟囱上,一会儿又盘旋于“念佛机”的音乐中,睽视着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