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远方的贺卡
春节前,我收到一份来自远方的贺卡,十分惊喜。淡忘的名字,却拨动了我记忆的琴弦。
那是40多年前,我教过的一个学生,名字虽然记不清了,面庞也模糊了,但那一句祝福,一份问候,确让我昔日的青春复活。刹那间在脑海里萦绕着初为人师的件件往事,一幕一幕师生情谊的画面历历在目,挥之不去。
1957年我从河北北京师院毕业分配到广西。那年秋天我们一行5人,从北京赶赴到南宁报到。原定我留在首府,参加中心化验室筹建工作,不知什么原因改变了安排,让我独身一人去桂林工作。到桂林后,被分配到远郊一所中学任教。带着满腹怨气的我,上课吊着脸,下课不愿和学生们接触,但朴实淳厚的桂北农家子弟,似乎知道我的心绪,很快便有几个学生常到我的住室,谈学习,谈学校周围特有的地貌、独有民间的故事,什么吊马崖、百鸟山、崩山塘、榕树爷爷,桂花坊、逃军粮……还有那些映山红、野山枫等等没听过没见过的花草树木,这对在北方平原长大的我来说,太有吸引力了。不知不觉中我和学生们有了感情,课余常有学生带领我去领略学校附近的山光水色,我也在课余给学生讲解一些农村实用的科学知识,还组织了一个科学小组,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那年在桂林郊区推广沼气化,科学小组挖建了沼气池,用产生的沼气点亮了教室,很快在灵山、会仙、雁山、二塘、六塘等地的学校轰动了,纷纷来我们这里参观学习。我们班种的辣椒比别的班种的长的又大、产量又高,心里快乐极了。但我在那所中学只待了3年,就离开他们,后来我又调回北方。
我望着那贺卡上漓江的秀色和飘逸墨香的话语,又感受到了杜鹃花的芳艳,野菊花的金灿灿,桂花树的淸香……回想起在桂北的美好的生活:在教室,在校园,在田野,在漓江畔……重温了学生们一颗颗滚烫的心。我急忙按贺卡上的电话号码,拨通了电话。我们相互问候,相互沟通,才得知他近期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中学化学》上有我的文章,才知到我任教的学校。
那朴素而富有真情的贺卡,又重新续接上了我们师生之间的情谊,那淳厚而温馨的贺卡,又给我的新年增添了快乐。
一张来自远方的贺卡香兮永恒,师生的情谊永恒!(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