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见所闻
一 焦躁
早餐店里进来一位年轻的父亲,手上拉着上幼儿园的女儿,进了门,就对着忙碌的老板高喊:“给我来碗小混饨,快点”。然后讯速找个桌子做下,一脸严肃。
小混饨刚端到他女儿面前,年轻的父亲就严厉地催促道,“快点吃,爸爸赶着上班呢。”
约模四岁大的女孩儿,她并不明白,时间的概念为何物,更不明白爸爸有多焦急,她并不专心的吃饭,东张西望,一会儿抬着头看电视,一会儿看着过往的行人。
年轻的父亲提高了声音,“快点吃啊,快点。”小女孩赶忙低下头就吃。
吃下两口,小女孩又恢复了她孩童的本性,东张西望,头动手摇,不见张口吃饭。(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这更激怒了他的父亲,“不好好吃,我打你了。”一张脸更加严峻了。
“快点,快点,再不吃,我告你老师,让老师骂你 ”年轻的父亲拿出了‘杀手锏 ’,搬出了老师,小女孩眼中噙着泪花。
年轻父亲的表情里,我看到的全是,焦急与烦躁。
小女孩终于在他父亲连打带吓的状况下,吃完了。
他把小女孩送到早餐店外不远处的幼儿园里,三步紧一步的出来,骑上摩托车一溜烟没了踪影,他身后的那股青烟,我想,连土地爷都呛着了吧!
二 拼搏
大前年,我在上海嘉定区一个小镇上做起了营生,那时候,人生正处在低潮,我吃和住都以廉价为主,每天,重庆麻辣汤和兰州拉面成为我的主食。
经营麻辣汤的是一对年轻夫妇,这所麻辣汤店面,基本是全天24小时营业,后来,因为熟识了,我常和他们聊天。
我说:“你们多累啊,应该找个帮忙的,不然,你们夫妻俩会熬坏的。”
他们说:“小店赚不了多少钱,找个人,工资开少了,人家不干,开高了,我们自己不赚了。”
我说:“那你们是铁人么?不睡觉么?”
老板说:零晨两三点的时候,我让老婆先去休息,等她睡会,换我去睡会。
我说:“你们真是要钱不要命了啊!”
夫妻俩苦笑道,“有啥办法,要养家,要生活。”
每一次,我都会看到他们这样一个状态,疲惫身影,眼睛浮肿,表情木纳。
后来,我可能不太忍心看到他们如此辛苦,于是,我少去了,成为兰州拉面馆里的常客。
经营拉面馆的是一对夫妻和他们的一对儿女,一样是全天24小时营业,他们生意较好,天天满客,一家人全上阵,日夜忙碌。
我怕排队,中午不到,我就去吃面,通常,我会看到这样一个景象,男人和面,女人洗菜,他们的一对儿女正趴在客桌上沉沉睡去,那种沉睡,就算天打大雷也难以把他们惊醒,给我端上面,他们会继续走进梦乡,不过,我不怪,等一会,客人满屋,他们就不得有半点休息了。
无论是开麻辣汤夫妻,还是拉面馆一家,想起他们,我就会想到俩字,“拼搏”。
三 贫穷
去年7月份,我家住进了一房客,他们是贵州人,是深山里走出来的。
男人瘦小,穿着邋塌,女人也一样的瘦弱,长了一脸雀斑,大女儿五岁,小女儿一岁。
男人做泥工,女人在家带两个孩子。
一天深夜,我正在看电视,突然楼下传来吵闹声,下去看,是贵州夫妻俩在打架,女人正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哭诉,“我们出来,就是想赚点钱,可是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好好干,喝酒打牌抽烟,你样样行,我们一家要吃饭,要养两个女儿,怎么办?”
女人说着,伤心的大哭起来。
男人可能心烦,摔门而去,女人紧跟着出去,后面骂着。
夜很深了,估计在零点以后,蚊虫在严热的夜晚肆意猖狂,出租的房屋里小而潮湿,这间房子有二十年的年龄了,因为房租便宜,他们住进来了。
屋里,五岁的女孩照看着一岁的妹妹,摇晃着破旧的婴儿车,旁边的桌子上摆放着一袋奶粉,那是市场上最便宜的一种,两个女孩玩耍一天,看来还没有洗澡,那脸上的汗印,灰迹还在呢,她们不停的挠着头,抓着痒,五岁大的女儿不停地往门外看着。
我问五岁的女孩,“想上幼儿园吗?”她说:“想”。我又问:“有小朋友和你玩吗,”她说:“没有,”
当她说完没有的时候,她竟低下了头,眼睛里噙满了泪。
这一幕,让我生出心疼。
两个月后,他们搬走了,原因,我知道,周边的人没有人看得起他们,随便谁都可以对他们大呼小叫,就连小孩都远离他们家。
如此的弱势一家,得不到任何人的帮助,反而遇到的全是歧视,歧视他们的原因只有一个,因为贫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