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爱孩子如花木腐根
溺爱孩子如花木腐根
文/观鹅会意
溺字从表意看,“溺”,由三点水和一个弱词组成,字典解释溺字为淹没在水里的意思。人被水淹没了叫“溺毙”,如果父母的爱流失去了理智,盲目横溢泛滥起来那也会亲手“淹死”自己的孩子,这就是溺爱。看来溺爱是一种沉迷不悟,过分而失去理智,直接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瞎爱。
《菜根谭》书中有一则古文:“富家惯习骄奢,最难教子; 寒士欲谋生活,还是读书。”根意是:有钱人浮华奢侈已成习惯,教导孩子成才便成了困难的之事,家境贫困的子弟要想出人头地,还是靠勤奋读书。看来几百年前,有钱有势家庭的孩子大都不爱读书成才率不高,就是历史的车轮再往后滚动几千年,这种定势还是不会改变的,所不同的是古人的富家子弟身穿绫罗绸缎,出门坐骄骑马,现代富家子弟身穿世界名牌,出门坐豪华名车飞机。古人富家子弟不读书可以用钱去买官做,现代富家子弟不读书可以去出国留学。
高尔基说过: “爱孩子是老母鸡都会做的事情,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是国家的一桩大事了,需要才能和全部的生活知识。”我们人类既然有别于老母鸡,那么我们对孩子的爱就应该有别于它们。称职的爸妈不仅应该具有孩子童年所需学习的才能和知识,还应该是孩子日常行为生活习惯的典范,做人父母就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你教育孩子是关系到国家的大事情。现在的家庭基本上是四个老人两个家长,一家六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养尊处优已经习以为常了,说不得,打不得,处处溺爱孩子,使孩子成了养尊处优的“小皇帝”“小公主”。殊不知,这并不是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优裕的生活容易养成孩子的“现代懒惰”,容易消磨孩子的意志,扼杀他们的奋斗精神,无益于孩子成才。你让儿女养尊处优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不一定是尽职尽责了,处处满足儿女的各种欲望不一定是尽职尽责了。
爱与溺爱孩子的区分我想应该在与娇宠与严教的区别,《菜根谭》书中有文言:“咬得菜根断,则百事可做。”这个说法很容易使人联想起“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大中华传统俗谚的旧训来。溺爱首先体现在家长没有原则地屈从于孩子,有求必应,百依百顺,娇生惯养,过度地照顾包办孩子的一切,给孩子提供的物质生活过分优越,甚至超过了家庭正常的经济能力。其次是不给孩子接触困难和艰苦环境的机会,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常当众夸耀孩子的长处和优点,处处庇护孩子的缺点,对孩子缺少远大理想教育。从小教育孩子要有长大“当老板”、“当大官”的欲望,其实这是家长的虚荣心攀比心急功近利思想在孩子身上的反映,再加上家长的言行缺少是非道德观念,直接对孩子产生着不良影响。再三是缺少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如家长没有看书学习的习惯,而对请客送礼、吃喝玩乐,歪门嫖赌是津津乐道,这样的榜样教育是无法要求孩子刻苦学习修成正果的。第四对孩子缺少挫折教育,家长对孩子的超溢溺爱放纵且少于管束,孩子习惯懒惰不可能有较强的抗挫折能力,在成材道路上遇到了一点困难挫折就会一蹶不振寻死上吊。(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写到这里想到了养花种木,养花人都有一条经验教训,越溺爱那一盆花,那一盆花就死的快,原因是关心过度,施肥次数多,浇水次数多,结果很快把花根腐烂了。种树也是一样,你给那一棵树施肥次数多浇水次数多,它不仅根子肤浅还会产生依赖性,只要你一不浇水它就干枯死了。
溺爱孩子是他人生中之大敌,溺爱孩子是家长亲手种下慢性发作的毒种子,溺爱会把孩子的人性变的自私扭曲与自利贪婪。
- 回复@王鹏:谢谢朋友欣赏共鸣2013-03-06 10:26
- 回复@孟杨:谢谢朋友欣赏共鸣2013-03-06 14:58
- 回复@一米阳光:谢谢朋友欣赏共鸣2013-03-06 14:58
- 教育的典范2013-03-10 20:47
- “溺字从表意看,“溺”,由三点水和一个弱词组成,字典解释溺字为淹没在水里的意思。人被水淹没了叫“溺毙”,如果父母的爱流失去了理智,盲目横溢泛滥起来那也会亲手“淹死”自己的孩子,这就是溺爱。看来溺爱是一种沉迷不悟,过分而失去理智,直接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瞎爱。”增长知识2013-03-10 20:50
- 嗯,的确如此!2013-03-18 16:50
- 优裕的生活容易养成孩子的“现代懒惰”,容易消磨孩子的意志,扼杀他们的奋斗精神,无益于孩子成才。 从小教育孩子要有长大“当老板”、“当大官”的欲望,其实这是家长的虚荣心攀比心急功近利思想在孩子身上的反映,再加上家长的言行缺少是非道德观念,直接对孩子产生着不良影响。2013-03-18 1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