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六寨苗乡
03-06 作者:都市笔者
郭翰/(文)
“六寨苗族”,位于大方县城西北的八堡乡、兴隆乡,六寨苗族村寨地势高峻,山脉气势磅礴,海马箐、火烧箐,呈东而窄而南北长之势。东抵瓢井,南抵竹园、毕节小坝,西抵毕节小吉,北抵毕节普宜。这里是一个山青水秀,景色迷人的地方。
每年端午,都会自发或者政府组织进行苗族跳花节活动,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聚集在一起,用苗族的舞蹈、苗族的歌声唱响大山。
这里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民风淳朴。
“鸡八块”、“盖碗肉”、“大碗苗家水花酒”,这些都是这个地方有着悠久历史发展一直引人注目。
民族舞蹈“芦笙舞”,苗族蜡染技术等更是让人难忘。(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除了历史悠久,这里红色文化内涵深厚,为这里注入了发展的活力。
1936年2月,贺龙、肖克、任弼时、王震等率红二、红六军团长征到大定,八堡苗民自卫军很快与红军取得联系,配合红军开展打土豪、分浮财、扩充红军,建立“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和建立黔、大、毕革命根据地等革命活动,得到了红军的热烈欢迎。
红六军团政委的王震还亲自接见了李德洪、王义佳等9名苗族代表赶并与他们合影留念,发给枪支、授予旗帜,指挥他们扩建为“八堡苗族独立团”,并指派红军干部谢有才同志担任该团政治委员,返回八堡一带开展建立黔大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现在,黔西北民族打亮了每一个村寨,人们的欢声笑语早已褪去了原来落后的印迹。这里路网畅通,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快速。
2012年6月20日,在兴隆乡“原生态苗族文化节”暨“生育关怀.创建幸福家庭——防治寄生虫,促进健康行动”活动上,笔者有机会更加了解了这里。不仅山清山秀,而且民族民风发展亮点频出。
用文化的语言,舞蹈的姿态,以及发展的独特,表现出了这里不仅令人向往,而且让人回味无穷。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