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桑梓情

07-15 作者:木木青

悠悠桑梓情

葫芦过桥,笑看青山枕碧水。

樟树临江,坐听雏燕戏游鱼。

乡韵,似一条传情的丝带,这头连着我,那头牵着故乡。在月光澄明之时,心中的那份乡情,便慢慢沉淀,将记忆的精华呈现。乡韵这根弦,无时无刻不在拨弄着我的心绪。

水·阶·花

水,自天而垂,九曲十八弯,最终汇入浩淼。万水千山总关情,一山一水都能牵动每根心弦。儿时,阿婆总会带我去山间聆听清泉汩汩润过心田的声音。听着大自然弹琴的和谐之乐,心被流畅得更为澄静。乡间的水,流泻着缕缕温馨,她那洋溢着激情的手指,在缕缕温馨的琴弦上,弹奏着一曲曲永驻心间的辉煌乐章。她宛如善舞长袖,撩拨着蓝色的梦,她宛如金枝玉叶,让梦想在心底升腾。(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夜黄鹂空好音。”青藤蔓过的台阶,栖息着蝴蝶和花粉的梦,就像女子窗前那一层柔软的幔纱,在阳光与微风中自由飘荡,让人瞬间和颜悦气。记得当时和邻家小孩一起光着脚丫,踩着步子,顶着脚尖,歪着脑袋去嗅猪油拌饭的清香。儿时的台阶,承载着紫色的回忆和未来的憧憬,恰似一行行水灵灵的诗句,字里行间透着点点情愫。记忆中的青苔点缀了儿时的画册,增添了一抹绿。

阿婆屋前有一个荷花池。微风起,荷花便摇曳轻摆。近看,如落落大方的伊人抚琴独奏;远看,似亭亭玉立的少女自蹁跹。在天水相接时,还可以看到荷花宛如一个精灵,在混沌之中舞出自由之美。走过千山万水驻足于一莲池,不染的莲韵映衬着不老的乡韵。先叩问苏东坡,再叩问周敦颐,画客的墨香不知演译出了多少美丽,文人的诗海不知濯洗了多少秀气。花香鸟语彰显出盎然春意,诗情画意牵扯出怡然心眸。

人·事·情

阿婆,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她教会我待人接物的时应持有的微笑和礼貌。她也教会我宽恕他人的过错亦是给自己的心灵一个全新呼唤的空间。她还教会我肯定自我就是对自己未来的一种长期投资。阿婆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命运如同掌纹,弯弯曲曲,却掌握在自己手中。人生旅途会有激流止步,峻岭怯行,荆棘阻步,但我们可以通过奋斗、毅力、与不屈抬头仰望铺满繁星的天际,低头俯嗅馨息满溢的桂花香。

相传,有溪水流经的地方,便会得到神的恩赐。乡间的水,纯洁如天山上的圣湖,能洗净一切心灵上的恶根。水上是一条由石子铺成的林荫小道,月光通明之时,一家人在路上走着、聊着、乐着。月色透过树枝疏疏落落地洒下,恰似一位夜晚偷玩的公主无意间掉下的钻石手链,闪闪发亮。风过,人动,影移,桂影斑驳,这月下之乐,恐怕只有这月下之人才能真正解读。

乡间,是重感情的地方。生,是这儿的人;长,是这儿的根;死,是这人的魂。正如老人所言:是血融的感情,是无论如何也割舍不了的感情。捧一泓清泉,有天山圣湖的灵气;走一遍乡间,有稻穗熟透的香息。小弄堂炊烟袅袅,那正升冉着一幕幕往事片段;屋檐下风铃悠悠,那正上演着一段段少女情怀。乡韵,似一位承载着岁月流逝的老母亲,在莲花无声无息的等待中眺望他乡的游子归儿。

故乡,似满天的繁星,给前途迷茫的人点亮一丝光的可能。故乡,有灵厉的剑气,给萎靡不振的人注入一股奋起的热流。故乡,如古色的画卷,给远行在外的人展示一幅温暖的乡图。

陶渊明有他的世外桃源,沈从文有他的凤凰古城,黄永玉从他的画中捕捉到故乡的古朴与纯真。而我,有自己的故乡,一个让我牵挂今生的故乡。

带不走的是对故乡的牵念,

留下的是对故乡的情愫。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