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胜春朝

08-06 作者:心语

秋日胜春朝

秋的肃杀之气是无情的也是残酷的,万紫千红在它的氛围里已暗然失色。当我看到那一片片飘落的黄叶,一蓬蓬的衰草,一行行的南归雁,不禁触景生情心中就会生出一丝丝的秋怨。衰老的容颜,多病的身体,往昔的失意和惆怅,老友的逝去,常会引起一阵阵的心悸,尤其在退休后的一段日子里感到异常的孤独和寂寞。对秋的来临很低调,似乎已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像落叶和衰草一样在回归的路上飘荡……

一次偶然,我认识了医院退休的詹大夫,他把我领进了辽化重阳诗社的学门,在那里我结识了许多已进入耄耋之年,但仍在杏坛前耕耘的园丁。他们如一树树的红叶醒目惊秋,如一株株秋菊傲霜绽放,他们创作的诗、词、曲、联,如一首首秋的赞歌在秋的氛围里炫耀着生机,渲染着色彩,展示着魅力,劲透着风骨。81岁的徐万仁老社长,84岁的王吉庆老顾问,七十岁的吴贵卿老主编(诗社的刊物《菊风》),他们在辽化离退休职工活动管理中心的关怀和支持下,牵头办起了辽化重阳诗社,为广大离退休职工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二十年来,他们为弘扬中华古诗词这一民族文化呕心沥血,栽桃育李。他们创作的大量诗、词、曲、联入选在各级报刊杂志和《中国当代诗词艺术家大辞典》、《二十一世纪人材库》、《母恩难忘》等典藉,诗社先后出版了《寸草吟风》、《枫之韵》、《梅风竹韵》、《碧海惊涛》《清秋逸韵》、《韵绕东篱》,最近又出版了《情暖东篱》诗集。他们以“一枝拙笔,两袖清风”挥毫泼墨赞美祖国,赞美辽化,赞美桑榆晚景。他们以博大的胸怀,以感恩的情愫,淡忘了自己的年龄,忍受着多种老年疾病的折磨。他们把握着心灵的方向,诠释着人生的真缔,追寻着秋的欢乐,采撷着秋的硕果,独领着秋的金黄,惬意享受着秋的阳光。

先贤们的诗理给了我启迪,师长们的言传身教使我懂得了怎样去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调整心态,学会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人生。惊秋的红叶让我振奋,傲霜的秋菊让我坚强,辛勤的园丁让我敬仰,让我从失落和惆怅中走出,在迷茫的误区中觉醒,在不良的情绪中解脱。秋的到来是自然规律演变的一个过程,生老病死也是自然之道。生命是一种心境,而肉体只是生命的载体,咱们不能选择时令,但可选择心情,咱们不能选择生命的长度,但可选择生命的宽度,咱们不能选择自己的面容,但可选择自己的笑容。人到老年本是风中之烛,应该带着希望和梦想,走向生命的回归之路才是最美丽的。

唐朝诗人刘禹锡一首《秋词》也足以让人改观换魂,他写到:“自古逢秋悲寂寞,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上碧霄”。诗人的诗情和意境让我重新认识了:春色以艳丽取悦,秋景以风骨而见长的内涵,我将在秋的氛围里去感知秋的美好,去追寻秋的快乐,把情和爱洒在金秋里,洒在夕阳下,发挥余热,为金秋增色,为夕阳添彩。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