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打招呼的学问之二

08-08 作者:茶海之心

关于打招呼的学问之二

傅伯勇

昨天,写了一篇《关于打招呼的学问》,觉得尚不到位,因为那篇文章是谈熟人遇见,不打招呼的学问,但对打招呼的学问,尚未提及,所以今天再来谈谈关于打招呼的学问。

这里所说的“打招呼”,不是开后门,不是暗示,不是提醒,不是强调,还是指熟人在路上遇见,问候致意的意思。不打招呼有很多学问,打招呼同样有很多学问。在路上,你遇见熟人,大家彼此打招呼了,本来是一桩好事,有时却弄坏了心情。什么原因呢?因为我们会遇到很多种打招呼的情形。那么,具体有哪几种情形呢?

第一种,是高高在上式。在现实社会中,往往小小的股长比一县之长架子大,百万小老板比千万富翁架子大,井底之蛙比大腕明星架子大。没有成就的人没有架子,有大成就的人也没有多大架子,往往有点小成就的人架子却大得吓人,这就像空壶不响、满壶也不响、半壶却响叮当一样。所以,在路上打招呼的人群中,就不乏有这类小小的股长、这类百万小老板、这类井底之蛙,他们在与你打招呼的过程中,举手投足间,无不体现他们在其他领域的某种角色,无不体现出实际上小得可怜而表现出来的却是“功成名就”的成就感,生怕别人不知道,生怕别人不意会,生怕别人不重视。与这种人打招呼,总觉得有点不舒服,不愉快;打招呼后你的身上肯定也有一些不良反应,会马上起一些鸡皮疙瘩。与这种人打招呼,他强行推销或者展示,暗地里说“我是大人物”,你就暗地里说“你是小人物”,他再按照他的思维那样说,你也照样按照你的思维那样说,你始终无动于衷,对他炫耀的东西,表现出毫不在乎,或者顾左右而言他。

第二种,是巴结讨好式。这种人司空见惯,比比皆是。如果他是你的下属,无论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他都会主动走近,汇报工作,但在汇报之中又不失时机的拍拍马屁,让你“如沐春风”;如果她对你“心仪已久”,她就会在你面前故弄风骚,风情万种;如果他是专门干某一行当,他就会象一些推销安利产品的人一样,“睹人思物”,从关爱健康、关爱生命、关爱儿童的角度,谈一些“忧你所忧”的话题,当然,最终的落脚点还是要将话题引向他的行当中去,去推销他的产品;如果他有求于你,他就叫你去吃早餐、打小牌、洗脚捶背,尽管你的年龄与他相仿或还要小一些,他也会亲热的叫你一声“大哥”,就像卖淫小姐呼叫嫖客一样。这种人表面上热情似火,实际上是冷若冰霜。他的所作所为,无不体现出一种趋利行为。与这种人打招呼,要学会装傻,佯装什么也不知道,他蒙你,你也蒙他,将计就计,车来将挡,水来土淹。(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第三种,是惺惺作态式。这种人在现实社会中也为数不少。比如说,他是某个地区、部门、单位的头头,你遇见他,可能他就会说出一些隔靴搔痒的关心关怀之类的话,使你感受到他的“无微不至”,从而受宠若惊;比如说,他是一个理论家,你遇见他,一旦话题打开,他就会旁征博引,高谈阔论,将声音分贝提高,通过与你的对话,吸引路人的目光;再比如说,他一遇见你,就说昨天我喝酒喝高了,是和某某书记、某某主任、某某县长、某某主席一起喝的,但他却只字不提和某个穷亲戚喝酒的事。这般装腔作势,常常会让你作呕,引发你的胃病。遇到此种情景,你大可不必往心里去,你可以用“噢噢”、“嗯嗯”、“呵呵”、“哈哈”之类的词语来与他打招呼,让他的话语没有任何发酵的空间。

当然,打招呼的情形还有很多很多,但任何情况下,只要冷静,理智,不自欺,不欺人,可能就能够应付自如、游刃有余了。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