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灭亡的缘由

08-08 作者:茶海之心

蜀国灭亡的缘由

傅伯勇

在分析诸葛亮的失败原因时,毛泽东同志说:“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这是毛泽东同志从具体的战役角度分析诸葛亮的失败原因的,有一定道理。但诸葛亮的失败原因或者在很大程度上说蜀国灭亡的缘由还有很多。

从国家发展战略上讲,蜀国没有一个完整、成熟而又雄心勃勃的的国家战略。一个国家没有国家战略,就好比一个人没有长远目标一样,是盲目的,杂乱的,头痛医头,得过且过。纵观蜀国,自始至终,都没有一个完整、成熟而又雄心勃勃的的国家战略,整个国家都满足于偏安一隅,即使有动作,也就像补锅匠一样小敲小打,要么是收复失地,要么是迷恋于一城一池的争夺,从来就不像魏国那样风起云涌,大开大合,进退自如。而在政权的核心层,无论是刘备还是诸葛亮,都不具备雄才大略。刘备是遇事就哭,想不出什么办法,“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诸葛亮则道骨仙风,无远大政治抱负和雄心;智囊团里的其他人,则唯诸葛亮马首是瞻,缺乏思想碰撞的火花,缺乏群策群力而喷射的巨大光芒;朝野上下只有近忧,而无远虑。

从人才汇聚和培养上讲,蜀国从来就没有注重人才的打造。人才是一个国家的安身立命的根本,但蜀国的统治者没有任何人意识到人才的重要,导致后来在曹魏不断人才济济时,蜀国则后继无人。这一点,在蜀国的文臣武将中体现得特别明显。几十年的南征北战,都是关羽、张飞、赵云等几个将领在冲锋陷阵,最后以至于“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几十年的运筹帷幄,都是诸葛亮在殚精竭虑,事必躬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致被司马懿看得一清二楚后大胆进攻。这般文臣武将之后的姜维、邓芝等人,无论胆略、见识、才智、抱负等等都远远不及前辈。整个国家缺乏顶尖的策划人才、战略人才、谋略人才、政治人才、军事人才、经济人才、文艺人才,呈现出日薄西山、奄奄一息的态势。

从蜀国象征的诸葛亮个人来看,他失策太多。第一,没有“取而代之”。刘备在托孤时已明言,阿斗如果扶不起来时,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无论刘备是真还是假,但取而代之却有了“法理”依据。但诸葛亮没有这样做,却采取了置国家的命运于不顾,为一己之私、为保持所谓的“名节”表现了愚忠、表现了“忠心耿耿”、表现了“尽职尽责”,扶持了一个任何人都扶不起来的阿斗。这既是天大的笑话,也是蜀国的悲剧。第二,用人不当。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时,他明明知道马谡“言过其实,不可重用”,却偏偏用他守街亭,结果被曹魏大将张颌所破,导致街亭这一重要关口失手。失手之后却“挥泪斩马谡”,将责任落在马谡身上。其实主要责任应该在他身上,因为用谁守街亭,完全由他做主,更何况他知道马谡“言过其实”的生性。关羽在曹营时,曹操厚待之,诸葛亮也明明知道关羽是侠肝义胆、极其念旧之人,却偏偏要用关羽去华容道阻截曹操,结果是关羽手下留情、放虎归山。放走曹操之后,他没有对自己安排不当而自责,也没有对关羽的纵敌或通敌行为进行处分,反而用曹操“命不该绝”的宿命论来遮掩或者搪塞。第三,分弱兵迎强敌。荆州、益州两路出击,荆州离益州千里之遥,两地分兵让刘备军团更加失去兵力上的优势,结果关羽所镇守的荆州被孙权军团偷袭得手,关羽父子命丧孙权手中。关羽镇守荆州、刘备进攻东吴、诸葛亮北伐中原,三分兵力,前两次分兵失败,导致蜀汉元气大伤,而诸葛亮的北伐本钱也所剩无几。这就正如毛泽东同志分析的那样,这犯了兵家大忌。第四,生性多疑。尽管魏延有反骨,但他还在前方浴血奋战,还没有任何反叛的迹象,凭什么诛杀他?是不是有滥杀无辜之嫌?即使要治他,也要等他有所暴露;更何况,魏延这样的同志也可以教育嘛,也可以用制度约束嘛,也可以节制性地使用嘛,干嘛非要诛杀呢?(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从综合国力方面看,蜀国与魏国相比,更不具有优势。魏国通过攻城掠地和合纵连横,疆域广阔,统一巩固;战士在前方继续开疆拓土,百姓在后方安居乐业;国富民强而厉兵秣马;蜀国疆域则越来越狭小,应付魏国的进攻已捉襟见肘,将士老弱病残,百姓贫苦不堪。种种迹象表明,魏国正如日中天,蜀国则风烛残年;三分天下的局面基本结束,一统天下的条件已经成熟,

以上分析了蜀国灭亡的几个主要缘由,但蜀国灭亡的缘由肯定还有很多,暂且就不说了。在笔者看来,一个国家的兴亡与国家战略、国家人才、领导素质能力、综合国力息息相关,我们应当铭记才是。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