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群众利益无小事”

08-10 作者:花想容

唐太宗李世民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宋太宗赵光义干脆刻了二十五块“戒石铭”,分置全国各府,以为地方官吏之戒。上书:“尔禄尔俸,民旨民膏;小民易虐,上天难欺。”小民是什么?是个体的百姓;上天是什么?是人民群众。不要以为欺侮几个小民,占一次便宜不算什么,总有一天群众会起来翻掉你这条大船。

为群众谋利益不是小事,如果损害群众利益,就更不是小事。翻检历史风云,许多亡国之君都是从损害民利的小事开始走向灭亡的。隋炀帝为船游之便劳民修渠而损国力;宋徽宗因奇石之好,搜石扰民,而惹民怨;元朝的皇帝做得更过分,因怕民反,连老百姓的菜刀也要管制,只能五户共一把。这种犯民、扰民、害民之事,做得越小、越具体,就越易激起民愤。诸葛亮说:“勿谓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之。”在群众面前积善或戒恶,都要长期坚持。应该说,任何政治集团上台之前,当政之初,都为人民做过好事。但,这都不是本。本在时时为民,永远为民。

不为人民谋利益不可能得到政权,掌权后不继续为民谋利益不可能巩固政权。而共产党本没什么私权、私利要谋。它的夺权、掌权都是为了代表人民的利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历史在人民群众的推动下前进。一切政治家、政治集团、政权,都要被人民检验,都要被人民推举上台、下台、更替。孙中山所谓“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个规律是谁也改变不了的。

但值得提及的是,当今那些纷纷倒下的腐败分子和琼吞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蛀虫,他们虽身居要职,手握重权,但并没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人民办事,没有“寸寸收心,如履薄冰”的经心,到生出“民为我用,用之不竭”的轻心。虽民心如海,滥取一滴,就起狂澜;纵权重如山,错施一寸,即无威信。孟子说,百姓所希望的,替他们聚积起来;百姓所需要的,就给予他们;百姓所厌恶的,则不要强加到他们头上。民心如海,滴水汇聚成其汪洋;民利如山,寸土累积成其巍峨。小平同志再三强调:要办之事,先要看人民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群众利益无小事,道理也就在其中了。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