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的文学与数学
自从无知的童年时代,第一次作文得到老师的肯定的那个时候起,不解文学的我便开始编织着自己的作家之梦,站到了那个蹒跚学步的写作月台。戏剧的结局是今天的我却成了一个数学教师,依然不解文学。
文学这扇门能否打开?文学这叶舟能否起启航?回首是希望,前瞻是迷茫。
中学时代,有闻赵树理先生在《和青年作者谈创作》中对文学学子的说:不要想着在中学生时代当作家,因为作家最不可缺少的条件就是要懂得社会。觉得他是对的,因为一篇文学作品如果失去了它的社会意义,那它的存在有何价值?文笔修辞再好,那也只能是“鲜花插在牛粪上”罢了!所以,中学时代的我当时能做的不再是梦,而是学习、学习、再学习,积累、积累、再积累。心想文章写不成,谴词造句总可以吧?发表梦做不成,写写日记总可以写吧?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又一本的日记,练了一篇又一篇的习作。当时的自己虽有几分写作的功底与能力,但却始终不敢投稿。
大学后,我开始从事一些与文学息息相关的社团工作,诸如做过系文学社的主编,做过校记者团的新闻编辑等。有了些许的实践,我于是又相信,文学这扇门我一定能打开。加之生活的困难,除了做家教之外,还想通过写作赚点生活费用,于是我尝试去投稿,自然采用的寥若晨星,信心撞得是头破血流。思考很久,突然想通了:文学这扇门,只有在精神需要时才能进去,而肚子再饿却只能另寻他途。
而现在,我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数学教师,一个鞠躬尽瘁的解题机器。偶尔写一篇文章,也已经是不解文学风情,但尚有朋友质问何不去搞写作,或曰何不去做个语文老师?因此每每此时,也只能解嘲道:写东西解决不了吃饭问题,玩玩而已。
回头想想,其实自己以前的观点都是错误的。我们写东西何必非要以文学作品冠名,写出什么价值呢?能写出自己随心所欲的性情就好啊。有知音就收获一句评语,无知音则收获一个微笑,当然也或许收获一顿痛骂。网络年代的文化生活大概就是如此,何必在乎呢?所以,这个假期,我开始随性地在自己的博客或QQ空间里写写心得或文章。想想用了十多年的QQ,至今才有了写公开日记的勇气,不管怎么说这也算得上一个思想的进步吧。(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突然忆起大学时曾给文学社员写过《渴望情人》的文章,想起“文学如同情人,要多找点时间陪陪她”的比喻,不禁有几分的愧疚与感慨。
人生苦短,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有太多的东西要写。而今手麻木地执着笔,冥思苦想,突感江郎才尽之时不禁要想:对待文学,我何时再能象学生时代时一诺千金地待好她?再能视之如情人、若数学般天天陪陪她?
- 文语好!2010-08-15 10:27
- 写东西何必非要以文学作品冠名,写出什么价值呢?能写出自己随心所欲的性情就好啊。有知音就收获一句评语,无知音则收获一个微笑...写得好,可是若是收获一分痛骂我想这是很少发生的~除非有2个原因,1.我们写的太庸俗 2.别人的想法素质低。写的东西大多是给自己看的,只有自己才最最理解自己想要表达的是什么..2010-08-15 20:11
- 恋依说的是,那两个原因也都可能,呵呵。恋依:写东西何必非要以文学作品冠名,写出什么价值呢?能写出自己随心所欲的性情就好啊。有知音就收获一句评语,无知音则收获一个微笑...写得好,可是若是收获一分痛骂我想这是很少发生的~除非有2个原因,1.我们写的太庸俗 2.别人的想法素质低。写的东西大多是给自己看的,只有自己才最最理解自己想要表达的是什么..2010-08-15 21:03
- 作者的心态很好。上小学与中学时,我的想法同作者是一样的。可是我却学了理科(变电运行)。参加工作后,成为一名电力职工。现在,却又成为新闻中心的一名通讯员。借用一句话:人生如戏。话有些大,可是能反映我的心态。2010-08-16 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