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爱无声

08-19 作者:王根生

办公室一位同事,向我谈了自己的一些不可思议的举动:

我的女儿今年在铁小上一年级.我每天早上送女儿上学,中午接回.每次我把女儿送到学校,都要站在门口,目送着她走进教室.女儿进了教室以后,我还要在校门口多呆一会,看看是否有哪个陌生人走进了女儿的教室.直到我确信一切比较安全,才依依不舍地离开铁小.放学时,我和别的家长一样,提前来到铁校门口,眼睛直勾勾的往里瞅,看着老师从女儿班级夹着书走出来,站在教室门口,组织学生排队.我一定要在这些声声中搜索到女儿的身影才有些放心.看到女儿出了校门,像一个小燕子一样的扑到我的怀里,我却仔细端详着女儿,不相信这是不是我的女儿,我会疑惑地问她:你叫什么名字?你家在哪里?你爸爸叫什么名字?你爸做什么的?这些话都是我教女儿万一丢失时,告诉警察的一些程式化的信息.女儿背诵着我教给她的程式一一作答.回答完我的提问,女儿总是不解地埋怨道:"爸爸,你怎么了?老问这些警察叔叔才问的问题?"我的这位同事好像才恍然大悟,答非所问地说:"爸爸怕把你丢了."

听了这位同事的述说,我想起了杰出的新闻工作者邹韬奋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番话:做学问,干事业,必须得有一股呆气(为事业痴呆入迷的精神).如牛顿醉心于研究工作,呆在实验室,却忘了今天是自己结婚的日子,忘了迎娶新娘子.爱因斯坦醉心于自己的研究工作,而衣着却像一个叫花子,这种呆气,在一般人眼里看来是何等的不可思议,简直有点该进精神病院了的感觉.可这正是对事业,对工作,无比忠诚的完美展示.

"爱"不难理解,但却很难做到真诚完美.那些为了炫耀自己的爱心,而兴师动众大张旗鼓的高募捐活动,与其说是献爱心,倒不如说是在做秀;如果那也叫献爱心,那只能说是在为自己献爱心,是自私的表现."爱",也是需要"呆气"的.有时候,理智化的爱,反而让人怀疑爱的真伪.大爱无言,真爱无声.唯有这种充满呆气举动,才把一曲朴素的爱演绎得如痴如醉,美丽动人,撼人心魄.

面对着这位同事,我感到了一种逼人的朴素与神圣.这神圣与朴素的爱,让我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来.

2006年10月12日于语文组办公室(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