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随录
08-25 作者:烟台王翊民
海子在一首诗中写道:姐姐,今晚我不想人类,只想你。
人类是一个抽象的集体概念,而个人却是一个具体的可感知的范型。这有点儿像现代语言学中的“语言”与“言语”。
说到了语言学,我又想起了大学中的一位音韵学教授。音韵学是中国古代“小学”(即中国古代语言学,包括文字学、训诂学和音韵学三门学问)的一个枝杈。教授一直认为自己教授的音韵学虽属文学院的课程,却是一门不折不扣的科学。既是科学,必能被“证明”或被“证伪”。
由于音韵学相对枯燥,所以大家听讲的积极性不是很高。话说那一节课,上课很长时间了,教室里仍吵闹如市场。更能起到“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作用的是大家上一节课的课后作业做得极差,完全没按音韵学教授要求的来。黑板擦突然从教授的手里滑落到讲桌上,教室里的集市随即散了。教授狠狠地把大家批评了一顿,然后给了十分钟的重做作业的时间,并强调,作业重做完后,每个人必须单独下来将作业交给他。交作业的时候,大家都以为会电闪雷鸣,没想到全是一番和风细雨的景象。
音韵学教授将“大家”(群体、集体)批评了,却没有得罪任何一个你、我、他(个体、具象)。这算不算是学问在实际应用中的“证明”或“证伪”呢?
也许,音韵学教授当时完全是没有“预谋”的随性所为。而上述的这些则亦完全可能是笔者个人的胡思乱想与胡说八道。(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当代著名作家刘震云说过的一段话很有意思:
其实人在生活中有95%是在胡思乱想和胡说八道,这些胡思乱想是其他艺术手段无法表达的,只有文学能够表达,这些其实是人很重要的支撑点。
有些东西,在生活的其它领域或许是瓦砾,在文学领域却极可能是珠玉。比如,胡思乱想与胡说八道。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