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是客
像命中注定一般,我再次驮着不轻不重的壳开始远行,走向南北东西中的又一站。行李意味着的是熟悉的生活,远行注定要抛下太多的行李,走向风餐露宿般的新鲜中去。深知一生为客,我怎能停下自己的脚步,撇下爱的牵绊,了却物质的携裹,只带上一颗无畏的心,即刻出发。
到苏州一行,没有太过周密的计划,只联系了一家公司,买上火车票就草率上路了。没有朋友,没有亲戚,像初生婴儿一般来到从未涉足的世界。远行就该匆匆,把犹豫扼杀在摇篮里,不给自我和时间一点摇摆。我们似乎都曾为某些打算制作计划,深怕某个步骤出现了差错,让我们手足无措。可这些计划大多无疾而终,不是败给了预估,而是败给了犹豫。
当身已至,才发现天气清冷,不像四川盆地早已花开春暖。可怜身上衣正单,未料及的现实形成的忧郁自然如蓬草遇雨般勃发,期盼着天气快点儿好起来,心情差时,竟开始调头怀疑自己此行的意义。的确,迷惘的青春里,最难弄明白的就是意义,不管我们怎么定义和寻找,到头来都一无所获。
新的地域,预示着新的生活,一切与生活相关的东西都得一一补齐。这样的状态,好像在处在世界末日后的幸存,你必须面对并熟悉身边的一切,收拾瓦砾,重建家园。这个过程虽然是难受的,但相比世界末日来之前的忧郁要轻松的多。只要我们心中的土地还在,希望还在,我们就可以重建昨日的辉煌,并在这个重建的过程中获得成长,进而获得更加明亮而灿烂的人生。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竟然有了要远走天涯的想法,这一想法里所包含的必定是重重的麻烦,但指向的却是更加辽远丰富的生活。于是,“背负”成了这两年来最明显的个人状态——出门前的背负和回家的背负。但这些背负都是行囊空空的,没有背负家人的希望,也不用承担未来的寄予。说起来轻松潇洒,可无根的感觉会时时涌上心头。每接触一个工作,你需要衡量,是否要在此扎根,来实现自己或多或少的物质和能力需求。若只是过客,那我是否有必要都把每一件事都做好了?走完这一个城市,我还需不需要继续往下一个奔波,继续做一些未完待续的工作?
不管人的一生是漫长还是短暂,说来我们其实都只是一个过客,没来由的来,没去路的去,唯一可以泛起一点浪花的就是脚下的路。行走,让人存在的意义落到了实处,不至于在空幻和迷失中草草凋落。而出走,则是对固有状态的弃绝(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是对生命的考验,也是对生活的反思,更是对孤独的信仰。(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没有什么是离不开的,除非你已经抛却了为客的寻找,从心底开出了一条一往无前的路。莫羡古树千百载,人生何处不流芳。桃花早知身是客,却随春风年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