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机遇——苦练基本功(回忆之十三)    

03-23 作者:神龙

珍惜机遇——苦练售货基本功(回忆之十三)

跳出农门,真的是日思夜盼,这天来了,又觉得出乎意料。从进入供销社的那天起,就暗下决心,珍惜众人羡慕而又渴盼的岗位,哪怕是一辈子当售货员,也心满意足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当好售货员,首先必须要有过硬的本领。售货“一抓准”、算账“一口清”、服务“一个样”的营销意识,是那个年代最高的商业服务标准。

到供销社报到的第二天,就直接来到柜台售货,没有岗前培训,当时提倡“干中学,学中干”。生产门市开始4个人,其中一人负责采购。

生产门市经营品种繁多,大体分为以下几类:生产资料大到化肥、农药、柴油、汽油、机油、煤油(照明灯用)、耧、犁、擦、耙;小到薅锄、镢头、铁锨、车马挽具、农机具配件、农具把柄、杈把扫帚,各种蔬菜种子等;生活类商品,有锅碗瓢盆筷、缸瓮罐桶勺,苇席、凉席等;五金类有各种铁钉、铅丝......每一种商品又分多个规格,譬如做饭用的铁锅就有十二、三个品种规格:特大、九印、八印、七印、五板沿、六板沿、五桶、六桶、五把、六把、十二把、双耳等。所有经营商品品种达1000多个。每个品种价格还不时变化。(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刚一接触售货,可以说是眼花缭乱。为了尽快熟悉业务,我虚心向老同志请教,起早睡晚,加班加点,学习商品知识,锻炼业务技能,背记商品价格。为算账既快又准,练习打算盘往往到深夜,练习“一抓准”,手指常常被铁钉扎破。

功夫来自有心人。很快,我从一个什么都生疏的商业新兵,锻炼成业务熟练、胜任本职工作的售货员,学会了速打算盘、称秤、包装、记账、造验货单、整理数点货款,并记熟了价格。售货员应该具备的业务素质我差不多都具备了。到综合门市后,又是勤学苦练,很快熟悉了业务。那个门市是个副食、百货、烟酒、茶糖、五金交电、服装布料俱全的综合商场,从营业面积到经营商品种类,是当年元氏县商业系统最大的商场。因为我是门市副组长,不仅要熟悉自己负责的百货组业务,还要熟练掌握食品包装(当时食品类大部分是散装,出售时用包装纸包住纸绳绑好)、布料量尺等另外两个组的业务技巧。譬如出售糕点,当我把顾客要买的称好包好之时,口里就报出要付钱数。卖布也是如此,顾客要的布料一尺价格是几毛几分几厘,要几尺几寸,当我把顾客所买布料量好扯下折叠完,应付款数就口算出来了。在百货组,一位顾客要买几种商品,大部分时候不用算盘,货物拿好后即报出应付钱数。这就是算账“一口清”。由于业务娴熟,站柜台4年多,没有出现过一宗差错。

心之若盼,行之无所不能。

在南佐供销社工作4年零9个月,我先后在生产门市、综合门市当售货员,兼任供销社团支部书记、南佐公社团委副书记。任百货组负责人、综合门市组长。同时兼任业余通讯员。一人多职,浑身有事不完的力量。不管在那个岗位,始终坚持爱岗敬业,本职工作扎实干,份外工作争着干,脏活儿累活儿抢先干。社里评先进,次次榜上有名,还出席过全县“双先”表彰大会。

(待续)

共 1 条文章评论
  • 谢谢皓月冰轮推荐点评,顺祝万事如意!2013-03-23 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