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限的柜台——无限地为人民服务(回忆之十四)

03-26 作者:神龙

在有限的柜台——无限地为人民服务(回忆之十四)

神 龙

“三尺柜台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这是当时我们售货员的座右铭。

那个年代,在农村,供销社是流通领域的独家买卖。我所在的南佐供销社,担负着元氏县西部山区七个公社的商品供应,做好服务,任务之重,责任之大。

在生产门市,我们坚持“人民的需要,就是我们的服务”,不管春夏秋冬,早开门,晚关门,中午轮换吃饭不关门.农忙时节,晚上不管是什么时候,只要有人敲门买生产资料,就马上开门接待。我们深知,晚上敲门买东西的,都是为集体买急需物资的,耽误不得。

“想农业所想,急农业所急,帮农业所需”,是我们生产门市的服务准则。为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在门市部显眼位置设立了顾客意见本、需货登记本;为了服务有的放矢,我们改进作风,经常下村到田间地头了解情况;为了帮助提高农资使用效益,向前来购买农药化肥的人员耐心讲解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多次到棉田、麦地、果园查看虫情和防治效果,变被动为主动,服务上门。周到的服务获得了顾客的称赞。(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在综合门市工作时,针对顾客复杂、商品品种零星繁多的特点,我坚持做到“两不”(百问不烦,百挑不厌),“五个一样”(生人熟人一样,老人小孩一样,买多买少一样,买和不买一样,态度好坏一样)。我们百货组经营商品种类最多,有日用百货、五金交电、学习用品、图书年画、油漆涂料等,大到上百元的自行车、手表,小到三五分钱的铅笔、纸张,几厘钱的缝衣针、螺丝钉。柜台长达几十米,一天跟着顾客转。百货组三名售货员,有时只剩一人的时候,在柜台里来回跑几十趟,累得腰酸腿疼。特别是集日(五天一集),头一天下午就开始准备,晚上加班上货到很晚。早饭后一上柜台,顾客就源源不断,有时挤成疙瘩,一直忙到天黑下班,真是连喘气的时间都没有。凡是群众需要的东西,不管赚钱多少,多么麻烦,只要能采购回来,我们都干。譬如,农户自家染布用的黑染料(硫化青)加工包装既费时间又脏,不赚钱,大部分供销社都不经营,但我们一直满足需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再苦再累也心甘”,这是我当售货员的感觉。

在那个什么都要凭票供应的年代,要买到现在看来最普通的红糖、食碱都受到严格的限量。买布要布票,食品要粮票,要买红糖白糖、碱面要凭票,鸡蛋也要凭票。

在那个革命年代,供销社管得很严,有了便宜、减价商品,先卖给贫下中农。“近水楼台先得月”,对我们售货员来说不敢触及,曾有职工因为偷偷买了减价毛巾、减收布票的次零布头,在全社职工大会上做检查、挨批判。我是团支部书记,经常与青年职工一起拉着小车送货下乡,收购鸡蛋、药材、废品。当时叫“变坐等上门被动服务,为下乡登门主动服务”,“把贫下中农想买的送下去,把贫下中农要卖的收回来”。我们曾经两次身背肩扛,攀爬十几里山坡小道,为不通公路的革命老区——佃户营村送货。

当时,我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直到现在,觉得问心无愧。

共 1 条文章评论
  • 您的回忆录在散文网没有市场,建议您自费出书,散文网是年轻人的天下。也是个娱乐场所,您自己斟酌吧。2013-03-26 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