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委办公室工作的13年

04-17 作者:神龙

在县委办公室工作的13年

神龙

1974年11月,从商业局调入县委机关,步入了全新环境,开始了全新的工作。在商业局工作一年,与县委虽然只有一街之隔,极少进入大院,对大院里的领导、同事,工作、生活,作息、起居,有一种莫名的敬畏感,神秘感。

刚进大院,工作在宣传部,一周后,分管办公室工作的县委刘副书记,找我谈话说:“小钱,和你商量个事,办公室缺少写材料的,你的关系落到县委办吧。”服从组织安排,是我参加工作后的一贯思想,从不挑三拣四,讨价还价。我爽快地答应了。

大院里,除个别勤杂人员外,年龄我是最小的,工作我是刚来的,“小钱”是大院里所有人对我的称呼。当时,办公条件还相当简陋。党政(革委会)合一,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不设人大、政协。几排狭窄的蓝砖瓦房,是办公室兼宿舍。县级领导,部、委、办领导一人一间,其余人员,俩仨人一间。冬天取暖,靠砖砌煤火炉,夏日祛热,手摇纸扇、芭蕉扇。通信联络,使用摇把电话,下乡骑个人自行车。那时,机关政治气氛浓重,晚上不是开会,就是学习。在县城安家的同志们,也是吃住在机关,只有星期天才回家。机关一个食堂,每人一个大瓷碗,一个小碗,县委书记照样自己拿碗筷,与大家一样排队打饭,不下雨的天气,大家在院里蹲着,围着石桌吃饭,有说有笑。

融洽的上下级关系,使刚进机关的拘束感很快消散;浓烈的学习氛围,把我带入了探寻知识的海洋;和谐的工作环境,使我的神心松绑,放开手脚大胆工作。一个贫困农家子弟,进入了一县之殿堂,心中的神圣感、优越感、责任感,油然而生,为工作注入了不竭动力。就这样,在县委办一干就是13年。(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这13年里,经历了许多,农业学大寨,唐山大地震,三位伟人逝世,打倒“四人帮”,“文革”结束后的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航船破冰起航……

这13年中,县委先后换了4任县委书记,县委办换了4任主任。自己也由干事升为组长、副主任。

这13年里,我的工作主要是与文字材料打交道,随着职务变化,工作侧重点也在变化。开始是写简报、典型材料、起草领导讲话。担任资料组长后,负责县委文件、县委领导的重要讲话、报告的起草、审核工作,收集、处理、报送信息。担任县委办分管资料副主任后,主要精力放在了围绕县委总体工作部署,开展调查研究,当好参谋,谋划指导有分量的经验文章,搞好信息反馈,办好县委机关信息、简报,以及各种文字材料的审改把关。

这13年中,经我挑选、建议,调进县委办公室资料组的同事12人,这12人后来都走上正科级以上领导岗位,其中4人为处级以上干部。

这13年中,全县25个乡镇,205个村不止一次去过。没日没夜地笔耕,是家常便饭。骑自行车下乡,是扑捉第一手资料的硬功。究竟骑自行车下乡走了多少路,挑灯夜战多少个通宵,亲手起草或审改多少份文字材料,自己无法计算。

这13年,的确十分艰辛,但当我看到一份份公文由领导签上“同意”的时候,一篇篇信息、经验在上级机关内刊和新闻媒体刊发的时候,一项项参谋建议被县委采纳的时候,身心的疲惫就会烟消云散。

这13年,是漫长的,试想13年,对一个人来说,占去了生命的重要时段,耗费了工作年限的近三分之一。这13年,又是值得的,13年中跟着县领导摸爬滚打,学到了许多领导方法,工作指导艺术和处理错综复杂矛盾的策略。13年中,因工作需要,全县上下左右,方方面面的工作,无不接触:党委工作,组、宣、农工、青、妇、武;行政工作,教、科、文、卫、民政;经济工作,农、林、水、牧、工、商、交、电,无不涉猎。所有这些,为自己增长才干,储备发展能量,仕途进步,提供了难能可贵的机遇。

人生道路千千万,适应环境第一条。奋力开拓前进路,消极应付不可挑。

(待续)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