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把坏事变成好事
第一次把坏事变成好事
(1953年初夏,9岁)
大夫第右侧山梁上有一棵高大的枇杷树,我们路过大夫第左侧山梁上学时,老远就能看见它。如今正是枇杷成熟的时节,一串串金黄的枇杷果实,诱得我们口水直流。
这天,我们上村四个嘴馋的男孩子,禁不住它的诱惑,暗中约好放学以后去摘枇杷吃。
好不容易捱到放学,我们先跟着路队走了一段,然后慢慢迟滞下来,最后脱离路队,抄近路溜到枇杷树下。到了那里,我们看见其他同学正在对面山梁上坡,因为怕被他们发现会去报告给老师,于是,就潜伏在草丛里,一动不动。
等那些同学都翻过了山梁,我们就相互招呼,从草丛中钻出来,准备上树。我们分了一下工,由阿胜头和彩华古爬上树去摘,我和佑生古在树下捡。这树太大,树枝长,枇杷果实都挂在枝头外。阿胜头说:“手不够长,摘不到。”他要佑生古找一根木棍来,准备在树上敲打成熟的枇杷。正当我们悄悄拿主意的时候,忽然听到一个女人高声叫喊:“什么人偷摘枇杷子呀?铳来打呀!”原来一个女人在大夫第左边横楼上做事,抬头正好跟我们相望。(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俗话说:“做贼心虚。”我们一听有人呼喊,吓得心慌意乱,树上的急忙滑下来,地上的连忙压低身子,钻进草丛中,商量着怎样离开这里。我们看了看地势,从大夫第屋后荆棘丛的这头钻过去,不到五六丈远,那头就是我们上学的路。我们觉得从这里逃走应该是最快的了。于是,我们一头钻进荆棘丛中,荆棘的枝条、簕头,不时挂住我们的衣服或书包,有的衣服被撕开一条缝,有的书包带子被扯断。我们都顾不了那么多,心想赶快逃走要紧。还好,这荆棘丛只在开头一丈多远比较浓密,过后,头上是荆棘灌木交织的蓬窿,底下却逐渐稀疏,而且越来越好走,好像是有人挖出的大水沟,沟底很平整。很快,我们穿过荆棘丛,在那头踏上了我们上学的路,迅速冲上山梁,觉得安全了,才舒了一口气。
我们在水口树山里坐下来,回忆着刚才惊险的一幕。忽然,我产生了一个念头:要是在今天逃走的地方,开出一条小路,我们上学不就可以快捷多了?
原来那大夫第是一间豪宅,占地近万平方米,前为大坪,后为三进两落楼房,屋后的石坎比三层楼还高,为了避免雨水的侵害,高坎上面还挖了一条很深的排水沟。时间一长,沟里荆棘丛生,跟屋后山上的灌木杂草连成一体,外表已经不能看出它的模样。这次我们从那里经过,才发现里面有一条很宽的排水沟。我们每天上学,必定要从大夫第左侧山梁下坡,沿着蜿蜒曲折的石砌台阶,渐次下到大夫第的门前,再从那里沿大路走到新桥头的三峰小学。这段路,因为拐弯多,足足有六七百米;要是从大夫第屋后直接穿过去,沿着大夫第右侧山梁下到三峰小学,最多就是一百多米,可以少走一里路。那真是太方便了!
我把想法告诉大家,他们也认为很有道理。
随后的几天,我们就跟本村的同学一一讲明,大家都很赞成,并且定于本星期日,大家一起到大夫第屋后开路。
到了星期日,我们一行十几学生,男的扛锄头,女的拿镰刀,都到大夫第屋后集中。我们确定以大夫第原有的排水沟为基础,女同学先用镰刀砍去荆棘、灌木,割出模样,男同学随后跟进用锄头铲除杂草,挖出路基。不到两个小时,一条三四十米长、一米左右宽的便道,就呈现在我们面前。
从此以后,这条便道不仅方便了我们小学生上学,也方便了我村的村民——他们进出村子也可以少走许多冤枉路。
从一念之差到灵机一动,坏事变成了好事,这是当初根本没有想到的事情。
201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