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师范学院宣翔梦扬社会实践队】风尘雨路,调研无阻

有这样一群人,无论艳阳,无论阴雨,都会走在乡间的泥土尘沙小道。他们遭到过拒绝,也收获过笑脸。“宣翔梦扬” 社会实践队的调研组,肩负着调查当地百姓对“三农”政策的了解和近年基层的状况的重任,以坚忍不拔之势砥砺前行,决心完成学院与实践队的指标。

风起即尘涌,车过即沙漫。调研的出行大受交通工具的限制,没有滴滴、共享单车、电动车,调研组全体成员用双脚度量五里新村、四塘村、东屯村。倘若他们想前往更远的村子,则需在尘沙拂面的马路边静等寥寥无几的三摩车。另外,时值徐闻的台风季节,鞋子被打湿且粘上泥土,队员们寸步难行。

语言不通是调研行动的又一拦路虎。徐闻当地多讲雷州方言,加之村里年轻人悉数外出打工,家里多为不识字的老人和小孩,给队员们与村民之间的沟通形成了一堵无形的障碍墙。调研组只有两名队员会讲雷州方言,问卷的派发只得依靠这两名伙伴的说辞解释,其他队员只好束手无策地在旁微笑或点头,工作效率不得不被大大降低。

部分村民对调研组的工作不给予支持和理解。在调研中发现,有的村民对问卷中关于“民生”和“党委工作”的问题颇有感触,但是妨碍于文化程度和担心招惹麻烦,常常拒绝调研组的问卷填写。“我们还没开始讲话,别人一知道要填写问卷,就告知我们不会写,或者是把我们当成小偷,摆手把我们赶走。”调研组的伙伴无可奈何,只好另寻他家。

但是,运气总会降临在努力的人身上。调研组几经受挫后,重振旗鼓,开会总结经验与教训,调整问卷题数。他们兵分几路,提高效率,修炼更加甜蜜的笑容与措辞。他们遇到不会说普通话而且不懂字的村民时,便由会讲当地方言的两名队员开启翻译与讲解问卷的模式,不放过一丝可能。他们改变调研开场白,掌握沟通技巧,全力以赴说服村民放心填写调查问卷。队员们有时会遇到拉着家人一起填写问卷、在下雨天气请队员进屋躲雨、吃龙眼的热心村民,不再被当成小偷和被赶走。有的村民甚至会敞开心扉,与队员们细谈对“补贴”、“三农”的看法。“幸福来得太突然,我们收到的问卷越来越多了。”调研组的伙伴们苦尽甘来,重拾信心。

调研路上任重而道远,不管风尘,不管雨暴,调研组的队员们携手共进,“直挂云帆济沧海”。(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