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说《论语》·连载336
11-23 作者:张关林
张说《论语》·连载336
17.5,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注释——公山弗扰:季氏的邑宰。费:地名。畔:同“叛”。说:同“悦”。末:没有。之:去,往。已:停,止。)
(白话)公山弗扰占据了费这个地方,据此反叛季孙氏,召孔子,孔子想要去。子路不高兴,说:“没有地方去就算了,何必去公山氏那里呢?”孔子说:“来召我的人,难道只是空召吗?如果有任用我的人,我或许能为东周尽自己的能力呢!”
(张说)从孔子一贯的主张看,本节的意思很明显,是表现孔子一心一意要恢复周制的心思。公山弗扰是季氏的家臣,而孔子对季氏侵占鲁国王室的权力是很反感的。现在公山弗扰反叛季氏,在政治上同孔子反对季氏的态度一致,所以公山召孔子去,孔子才生出想去的念头。但子路不高兴了,指责老师说:“没地方可去了吗?何必去叛臣的地方?”
孔子说:“如果有用我的,我岂不是可为恢复周礼做些事!”(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孔子为了恢复周制,竟然不惜借助叛臣,完全违反了自己坚守的礼制观念。他应该知道,公山反叛季氏,跟季氏反叛王室的性质是一样的,况且季氏还没有公然反叛!孔子的态度还说明他在政治上幼稚得很,公山反叛季氏是为了他自己,不是为了恢复周制,而孔子反对季氏却是为了周礼,公山跟孔子能走到一起去吗?
南怀瑾说,孔子怎么会去投靠叛臣呢?他是在开玩笑,逗逗子路而已!——呵呵,这是南老在“戏说”《论语》,逗逗我们大家的。
顺便说一句,这里的“东周”,是孔子的临时用语,不是我们现在使用的专用名词,因为那时尚无西周、东周的历史划分。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