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精准处理扶贫领域腐败

05-27 作者:万年青

随着脱贫攻坚的逐渐深入,精准扶贫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而在扶贫领域的财政投入也逐年增加,各项惠民政策和民生项目,不断向贫困地区倾斜。这意味着有更多真金白银将投入贫困地区,对贫困地区、贫困群众来说,这是福音,是喜讯。但扶贫资金量大、面广、点多、线长,精准扶贫项目繁杂、资金监管难度大,也容易被“蝇贪”“蚁贪”盯上。如果管理不科学、使用不透明、监督不到位,就可能被贪污、截留、挪用。扶贫资金“跑冒滴漏”、扶贫资金被“雁过拔毛”问题并不鲜见,他们给贫困群众带去了切肤之痛,更让国家的惠民政落空,形象受损。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强调,要紧盯脱贫民生领域,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七次全会对开展扶贫领域专项整治作出部署,要求对那些胆敢向扶贫等民生款物伸手的要坚决查处。为此,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将扶贫领域作为监督执纪问责重点,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倾听民意、化解民忧。要找准违纪问题易发多发环节,切实加强纪律审查力度。对挤占挪用、层层截留、虚报冒领、挥霍浪费扶贫资金的违纪违规行为零容忍、严惩处,确保各类扶贫资金管理规范、使用安全。要层层传导压力,强化责任落实,对脱贫攻坚中落实“两个责任”不力的责任单位、责任人严肃问责。坚持精准发现处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