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工作岗位
有领导把单位的钱存入某银行,可安排一个职工去银行上班,以此人名义拿高额工资。
免职行长背后的揽存乱象
考核的半年时点虽然过了,揽存的重压却依然在延续。温州瓯海农村合作银行(下称“瓯海农合行”)将军支行的潘行长,成了银行系统揽存群体中一个典型的“出线者”。
事情发生在银行存款半年时点考核的最后一天,6月30日下午,张小姐收到了一条短信:“尊敬的客户,将军支行7月1日起推出‘存款加送奖金活动’:储蓄20万元加送1200元奖金,储蓄50万元加送5000元奖金,存款越多,奖金越高!详情咨询潘行长热线。”
揽存短信群发后,次日下午3点,温州银监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潘行长被免职处理。
多位银行业人士认为,监管部门此次快速而严厉的处理,在于对行业的震慑作用。实际上,即便在日均存贷比考核推行后,银行员工的揽存压力也未见减小,揽存形同一条绞索,被套住的不仅是银行员工,也正不断向客户勒紧。
从重从快处理
记者根据“潘行长热线”联系上了这位潘行长,对方不愿意深谈免职一事,称若想了解情况就联系总行。电话里,潘语气淡定,“是否被免职,这些情况跟上级说的是一致的。”
这是一条群发信息,收到的不仅是张小姐一人,几乎跟该行有业务往来的客户均有。当天,信息即被人公布在当地的网站上。
当地银监系统人士看到后,马上联系瓯海农合行督办,并连夜核实。次日,派出检查组实地检查,经确认后,立即责成该行对相关责任人员从重从快处理;当天上午,这家银行就召开会议对将军支行行长作出了免职决定。
7月1日下午3点,温州银监局向媒体召开情况说明会。该局办公室主任黄宗华介绍,此事被网络曝光后,该局当即要求该行上级行领导严肃处理此事。
另据介绍,7月1日温州银监局还召集温州国有银行、股份行、合作银行三类银行高管开会,要求各行认真对待此事。
温州银监局称,对于发现有违规行为的,将取消银行高管的任职资格,同时限制银行业务扩展。不过,“免职是银行内部做出的决定,并非银监系统。”温州银监局相关人士介绍。
6月31日,温州银监局刚发布《关于坚决制止违规揽存行为的紧急通知》(下称“《紧急通知》”),要求各银行严格加强管理,避免出现违规揽存现象。没想到当天下午,潘行长就有了此“挑衅”式的举动。
“早上发禁令,下午越界——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谁会这么去做去拉存款?”这是银行人士普遍的观点。
“揽储是必须的,但是不能上台面,这个处理也是中国特色。”记者在当地一网站上发现,大多网友对此处罚表示“不公”,认为银行“买”存款、揽存送礼等是很普遍的事。
按前述紧急通知要求,温州区域内各银行不得设立存款单项考核奖励办法,不得将存款考核指标与职工个人工资、奖金、福利、行政职务安排挂钩。对此,温州一国有银行员工认为,这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实现。
银行疯狂拉存的另一原因,是银监部门今年6月开始对银行存贷比情况进行日均监管要求的倒逼,即要求存贷比日均不得高于75%。一些银行的存贷比远高于75%,此前只要月末达标即可,而现在他们则必须拼命拉存款来实现日均达标。
据记者连续数年观察,考核压力一年比一年沉重。
李朴(化名)是长三角区域内一国有银行的业务经理,每年的揽存考核均是在上年额度上叠加500万、1000万不等。“虽然银监会实行了日均存贷比考核,但就银行员工来说,半年时点考核压力比往年有过之而无不及。”
外埠的资金抢夺同样在加剧。以温州为例,人行温州中心支行的调查显示,一季度末温州企业运营资金构成中,自有资金、银行贷款、民间借贷的比例为56:28:16,民间借贷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了6个百分点。
编辑提醒:请注意查看“银行工作岗位”一文是否有分页内容。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