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变化的作文
世界在变,人们的生活也在变。只要你仔细观察,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在变。
记得小时候,爸爸、妈妈跟亲朋好友联系都是靠写信,偶尔打个长途电话也是很奢侈的。现在爸爸妈妈都用上了手机,家里的固定电话都很少使用了,几乎成为我的专用电话了,无论远隔千山万水,都可以联系到。随着科技的腾飞,爸妈都开通了“QQ”,只要一有空,就可以坐在电脑前跟家人、朋友聊天,甚至可以听到他们的声音,看到他们的容貌,即使天各一方,也好像就在身边。
爸爸妈妈告诉我,他们那个年代读书:一靠书本,二靠图书馆。他们读大学的时候,要写一篇论文,就要到图书馆反复查找资料,既麻烦又浪费时间。现在,虽然跟那个年代相隔仅几十年,但我们已进入了崭新的网络时代,现在我们学习、找资料都可以在网上完成,互联网就是我们的“图书馆”。
我们的生活变化真大啊!
“改革春风吹满地”,到了八十年代,这个贫困的山村的面貌也焕然一新;一幢幢二层楼都平地而起,如雨后春笋似的,农民不仅盖起了自己的新房,而且买了许多家用电器,像电饭锅、电风扇、电视机等等,现在电视机已不算什么稀罕事了,村中60%以上的家庭都拥有电视机,还有少数家庭都已经拥有彩电了。可见人民生活水平是大大地向前跨进一步。为了能让人民生活过得更好,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并要求为: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很快进入了九十年代,人民的生活水平真是上了一个新台阶:电视机已经普及了,彩电的数量也已达到三分之二。尤其是近几年,农村更是飞速发展。将近一半的人家里都安装了电话,大家联络都十分方便。除此以外,交通也很方便,原来的马路都已经铺成水泥路,不仅行车方便,而且水泥路更平坦,更好走。下雨时,被雨水冲刷得十分干净,而不是到处都是泥泞,这儿坑坑,那儿洼洼的,让人心情不愉快。再谈谈工具吧!虽说一个小小的山村,用不上什么特别交通工具,自行车就够了。但却有10%的人家里拥有摩托车,他们中一部分是自己用,还有一部分则是作为运载工具,也可以作为另外一种谋生方式,岂不两全其美吗?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的机械化,我的家乡也出现了劳动力过剩的局面,虽说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但家乡人民并没有停滞不前,他们也在乡镇府的领导下,开始推行种烟叶,那么这样既可以解决一部分过剩的劳动力,对缓解就业压力起到一定作用;又可以增加人民的收入。此外,乡政府还积极地发展第三产业,发展副产品,比如说养鳗,我们这儿就有一个养鳗常它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还有一部分人,为了能够过上更好的日子,都向城市搬迁,希望能有更多就业机会以及谋生方式。但这一部分还是较少,只占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