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华林公园作文
美丽的华林公园
春天,到外面走走,感觉还真是不错。特别是到公园里走走,看那到处是桃花柳绿、鸟语花香之景,既是视觉的享受,也是镜头的享受。因为你看见有好的景致,就会忍不住想去拍下这个景来,而镜头里的春天,则是更具美感的。这不,这月初到奉新走了一趟,在那街中心的华林公园转了转,就觉得春天的华林广场更美了。游走之时,也自然会“咔嚓”几下,留几张PP。
“华林公园”,这几个字是胡德平题写的。胡德平与华林是有很深的渊源的。奉新华林的胡氏,据说后代已繁衍到1800多万人,约占全世界胡氏人口的70%。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为华林胡氏后裔。
继续游览奉新华林公园。前面一篇,主要是介绍了华林公园的自然风光,游览了公园里的小桥亭阁、桃红柳绿。实际上,公园的设计者并不是把这个公园打造成简单的休闲场所,同时,也是把它打造成一个文化主题公园。他充分利用公园里的那些亭阁和长廊,开展对奉新本土文化的宣传,譬如:在华林亭和华林文化长廊,展示的是华林的人文历史文化。在“清风亭”,介绍了胡耀邦同志的生平。在“名人亭”,展示的是奉新县历史上的名人,包括一些从奉新走出去的科学家革命者。在“灵境亭”,则是介绍了禅宗文化--百丈清规的形成过程及历史地位。
先看看华林文化长廊,这里是华林公园的文化核心部分。
华林文化长廊,展示的是华林胡氏后裔的一些佼佼者,都是一些在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舞台有建树的人物,同时,也展示了一些名人墨客赞誉华林的诗章。在我国的文化历史长河中,华林书院也曾显赫一时,曾是江南古代四大书院之一,与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和鹅湖书院齐名,其址就在华林浮云山上。华林书院最早是胡氏家族私塾,后发展为华林学舍,宋初胡仲尧将其扩建为华林书院。它是一所家族化书院,曾为大宋朝廷培养大批人才,仅宋代华林胡氏一门就走出进士55名,官至刺史、尚书、宰相者不乏其人,其中大多是华林书院培养的。华林书院取得显著成果,震惊宋代文坛,当时为华林书院题诗赞颂的名公巨卿有72人之多,宰相晏殊、向敏中,文学家苏轼、徐铉等均在其列,有的还来过书院讲学。
宜春为禅宗圣地,是因为宜春这块版图上,集中闪烁着许多决定禅宗发展走向的亮点。一般认为,确定禅宗教义的是六祖慧能,大兴禅宗道场的是马祖道一,始创禅宗戒律的是百丈怀海。这三位祖师中,马祖舍利塔在靖安宝峰寺,怀海归真于奉新百丈山,怀海创建的奉新百丈寺一直祖灯相传,佛光普照。公园里的“灵境亭”里,介绍的就是奉新百丈寺与怀海大师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