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语文作文

2013-10-23
怎样学语文作文

一、学好课本知识。

课本知识是语文的基础,打好基础才干更好的学习它。有不少学生以为只要上课时专心听讲,勤记笔记,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再加上自觉复习,就能使造诣提高。其实,这还不够。学习的最重要阶段是预习。也就是说在老师上课之前,你先得自己学习一下课文,在预习中要尽量运用你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方法去自动地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上课时跟老师、同窗一起学习讨论。课本要重复阅读,直到把问题看的透辟了、明确了。为了巩固知识,你最好在课下做一些练习,知识才会控制的更牢固。这样不仅学习效果好,而且培育了自己的学习能力。

二、注意课外积聚。

知识就像海洋,课本里的知识只是海面上的一个浪花,是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的,所以适当的课外阅读是很有必要的。进入了紧张的学习阶段,我们不可能再有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因此,阅读时要有选择。我们应普遍阅读各种书籍和报纸杂志,从电视、广播、网络上获取信息,并有条理的做下笔记。要关怀社会生活,了解社会动态,使自己的思想要不断提高。这样不仅能使我们积聚更多知识,更能丰盛我们的生活。

三、增强写作训练。

我们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写作。提高写作能力要从点点滴滴做起。课外积聚是写作的基础,要学会对文章的细读,精彩的篇章最好能背诵。如果腹内空空,是写不出好文章的。除此之外,注意察看生活、感悟生活,坚持不懈的记日记,有感而发的写随笔,都是辅助我们写好作文的有效道路。写好的作文要重复修正,也可以请教老师、同窗的看法,精益求精。

不少教师以为语文老师的根本功只是“三字一话”(即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普通话),这是片面的,我以为“三字一话”只是根本功的一方面,语文教师的根本功应当是“听、说、读、写”。按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语文教师要培育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就应当具有比学生更加过硬的读写听说的根本功在语文教学中,为什么语文教师要有扎实的语言根本功呢?

首先,从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这一方面谈,《语文课程标准》说到:“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矗”语言的教育在教育中永远是占第一位的,语文教师有推广母语,推广普通话的责任。如果没有扎实的根本功和较高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怎么肩负起推广母语,推广普通话的责任?第二,从学生角度谈,普通话是有规范书面语的语言,必需通过教育习得,而非天然形成。学生的普通话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要靠上学后语文老师在语文课上教授来控制,学生学到的语言文字能力还是他们获取新知识、剖析和解决问题、搜集和整顿信息以及社会交往和团结协作的基础,语言文字是基础的基础,教会孩子精确地运用语言文字,是我们语文老师的责任。如果教师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怎样教学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