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爸爸的话
《听爸爸的话》好句子大全
听爸爸的话妈妈,我对你说
妈妈:
您和爸爸能不能商量出一个结果再让我执行你们的口令呢?不然的话,您让我往东,一会儿爸爸又让我往西,您说我夹在中间,到底该听谁的好?
每次您和爸爸的意见不统一都让我很为难:听妈妈的话,爸爸就会不高兴;听爸爸的话,妈妈肯定也会生气。唉!妈妈,您和爸爸意见不统一,真是让我左右为难啊!就拿刚才吃饭时的事情来说吧,本来我和爸爸正在说学校里发生的趣事,爸爸听了也被逗得哈哈大笑,这时候,您端着菜不高兴地冲着我俩说:“说过多少回了!吃饭的时候别说话,影响消化。你们就是不听!吃完饭再聊!”
我看见爸爸刚才还笑呵呵的嘴,一下子就闭上了。爸爸有些不自在地说:“我从白天忙到晚上,就吃饭这点儿时间能跟闺女聊聊天,一会儿吃完饭她又该学习去了,哪儿有时间再聊天啊!我们俩吃东西的时候不说笑不就行了吗!”但是妈妈您一点儿也不让步,坚决地让我服从您的命令,不许我再在饭桌上说话。而爸爸还一个劲儿地故意逗我说话。
看着您和爸爸剑拔弩张的架势,我也不知道听谁的好了。您坚决让我按照您的意思没有错,可是爸爸说的也不无道理呀!如果不在吃饭的时候和爸爸聊聊天,一会儿吃完饭就更没机会了。( 散文阅读:www.sanwen.net )
唉!妈妈,您和爸爸说的都有道理。那我该听谁的呢?
这是一堂给家长们上的课,名字叫做“爱的教育”。
课堂上的19个学生都是来自杭网义工夏令营的家长们,他们平时少有时间和孩子接触,常常觉得“他们只听外公外婆的话,不愿意搭理我们。”
来上课的老师是夏令营的老朋友,浙江杭州12355青少年服务台负责人宋健男。去年,他也给夏令营的家长们上过课。今年,他抛出了一个同样的问题:那你们关心孩子什么?
家长们说来说去,除了学习成绩好像再也找不到别的答案。“离得那么远,每次打电话就问问读书好不好喽,其他也没什么了。”“我们在外面赚钱,就想他们以后读书好点,上大学我们家里也有钱支持他。”
宋老师听了很感慨:从出身条件来说,这些乡村的孩子生活条件较差,家长们不希望孩子延续自己的生活状态,所以期望优异的成绩来改变这种现状,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从孩子本身的发展成长来说,他们和所有孩子一样,需要快乐的童年,需要父母的关心,需要健康的成长。
一句口头禅也许会影响一辈子的亲情
你们教育孩子的口头禅是什么?
“你这个笨蛋”、“滚出去”、“气死我了”、“像猪一样”、“脑子进水了吧”!宋健男现场采访了家长们,得到的答案令人哭笑不得,却无比真实。
而家长没有意识到的一点是,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口头禅,会在孩子心里留下抹不去的影子。
“我来说个真实的例子。有一个家长对孩子的口头禅是"你是我们捡来的"。为什么要这么说?因为他想以此警告孩子,不听话,可以随时抛弃他。有时也是责备孩子太笨,表达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情绪。但正是因为这句口头禅,让孩子开始越来越觉得自己真的并非父母亲生,从而开始疏离自己的爸爸妈妈。直到长大成人,这种观念都改变不过来了。即使给他有力的证明,他依然心存怀疑,和父母之间永远隔了一层芥蒂。”
宋健男说这个故事想要表达的意思是:那些带讽刺、辱骂、批评的口头禅,将是导致亲情疏远的“凶器”。
一个指令可能会得到N种答案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
闭上双眼,把一张白纸对折,再对折,然后撕掉左上角,再撕掉右上角。好了,睁开眼看看吧。你不能相信的是,一共7个人参加,竟然得到了5种不同的答案。
家长们说,奇怪,我觉得我做的没错。
宋健男笑着说,这个时候我们来假设你有七个孩子,你给他们同一个指令,他们可能会做出五花八门的结果,这个时候你该去责备他们,还是去反省自己有没有说清楚要求?
这个游戏针对的是家长们经常抱怨的一个话题不听话。“什么是听话,其实本来就没有标准。在不同的角度,并且都在自己认为对的角度看问题,结果也是千差万别的。当自己与孩子的观点不一致时,家长应该经常审视下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得当。”宋老师的观点父母不是权威,只是陪伴孩子成长的领路人。
孩子的一句话就让爸爸当场落泪
“爸爸你每天都很努力地工作,都是为了我,谢谢您!我爱你爸爸!”
“爸爸,你什么时候能到我这儿来?我很想你!”
“妈,这两年你不在家,爸爸早上又要干活,有时候我没饭吃。后来他们都说我可怜,我不想让他们说我可怜,希望你能早点回家。”
……
夏令营里有一堂课,叫做写给爸爸妈妈的一句话。因为分隔两地,父母看不到孩子们的成长,也感受不到他们的心声。我们特意让孩子把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写下来,字迹虽然稚嫩,却饱含深情。
在家长课上,这一张张纸被交到父母的手中。一位父亲当场落泪:“我们给他们的太少了,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