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2014年秋季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2014-04-13

《小学2014年秋季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继续深入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勇于探索,深化改革,求实创新。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二、主要目标:1、逐步探索科学的管理体系,全面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2、以素质教育为突破口,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3、以教科研为先导,深化教学改革。4、全面推进信息化进程,实行电子备课。三、工作重点:(一)健全科学的管理体系1、在课堂教学中,对照《师德规范》以及《体育教师岗位职责》开展教学工作,认真执行体育教学工作“八认真”。 2、加强业余训练的管理力度,健全各运动队的梯队建设,制定好各级、各阶段训练计划,保持团体总分进入前八。 3、积极开展校内的体育竞赛活动,抓好“学生体质健康”的评定工作;保证学生在校的体育活动时间,督促各班上好两操两课等活动,做到保质保量。(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加强体育教师的业务学习,深刻领会课程改革的理念,并在备课及课上加以实践。 2、在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需求,重视学生情感体验,收集资料,撰写有关论文。 3、充分利用本校资源,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三)加强学校体育特色研究 1、全面推广“竞争——合作”型体育教学模式,并做深层次研究。 2、探索双语教学,在体育课中试行,配合学校做好双语教学工作。 3、以排球学校为新平台,提高全校的排球运动水平。(四)加强体育教学的信息化工程 1、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网络资源,实行电子备课。 2、在网上建立各运动队的详细资料及各班的体育成绩与学生体质健康等各项成绩。(五)推行全民健身运动 1、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 2、组织校内教职员工参加各项体育竞赛,增加其体育锻炼时间,增进健康。四、具体日程安排:二月份:1、制定教学计划,备好课,认真进行体育教学工作。2、召集校运动队,制定训练计划,健全梯队建设。3、加强第八套广播体操的质量。 三月份:1、抓好体育常规教学工作,规范体育课堂教学和体育课外活动。2、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前期准备工作与训练。四月份:1、认真进行体育教育教学工作。2、做好第六届校运动会的各项准备工作,月底举行。3、协调并督促全校各班级认真做好“学生体质健康”训练与测试。4、与外校联系,组织教职工排球联谊赛。5、培训好广播操领操员。五月份:1、认真进行体育日常教学工作,上好一堂体育教学公开课。2、全校按计划认真完成体育达标考核及体质健康标准成绩汇总上报。3、校篮球队完成六月份的太仓市小学生篮球比赛的组队工作。4、每位教师完成一篇有质量的教科研文章。六月份:1、按计划完成学生各单项技术技能考核工作。2、认真完成学生的体育成绩考核评定工作。3、完成学生的身高、体重、视力的测量工作。6、学期体育结束工作。当前我们教育工作肩负着为祖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教育应尽可能适应未来社会各类人才的基础要求,为了适应新形式的需要,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切实搞好我校的各项工作,在认真总结上学期工作的基础上,从我校实际情况出发,特制定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如下:一、学校制度管理强化管理,向管理要质量,是抓好教学工作的主要环节,提前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制度办事。鼓励教师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努力培养新世纪的合格人才。二、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素质1、加强学习,使教师树立起先进的教育观、学生观和质量观,本学期采取学校定期组织和教师自学相结合的形式,学习《河北教育》、《河北教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等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更好地实施教学实践。2、注重业务培训,切实提高每位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技能。积极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教师培训并组织好校内培训。3、强化课改教师的素质培养,每位课改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实践智慧,勇于探索教学新思路,及时总结教学中典型案例。教务处随时对课改教师进行听课视察。4、提倡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如: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使用前,到教务处做好登记。5、各教研组、同科进行相互听课,以老带新,取长补短。6、加强普通话的培训工作。三、搞好常规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依靠教师的认真工作,所以每位教师钻研教材要深,课堂教学要实,作业练习要精,个别辅导要细,测试方法要活,具体要求如下:1、加强教研活动,制定教研活动计划,内容要充实,可操作性要强,并严格按照教研计划安排进行活动。2、加强素质教学,巩固学生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素质,既重开发智力,又重培养能力。3、备课,要求语、数及综合教师做到超周备课,兼课教师以一科为主,掌握大纲要求,明确教学目的,反复熟悉教材,抓住重难点。不但要备内容,还要备方法、备学生。同科之间多研究,遇到问题多探讨,创集体备课新思路,结合学生实际,写出规范、详尽、实用的教案。教务处随时对教案进行检查。4、要立足于改革创新,各科教学都要体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兼顾各类学生,每一节课要关心到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各尽所能。严禁晚进课堂、拖堂或上其它课留学生的现象。上课前一分钟到教室候课,上课一律关闭手机。5、作业是检查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各科作业留的要适当、最佳。语、数及综合互相照应,不要互相排斥,作业量要符合规定,做到不留重复作业、家长作业、惩罚性作业,作业形式要多样化。作业批改要细致、准确、一般做到当堂批改,后进生面批面改。6、新学期开始,要认真观察、了解、分析本班学生的学习、思想等方面能力状况,找出差的原因。对他们进行赏识教育,通过激励表扬,肯定学生的优点,要善于发现并充分利用每个学生的优势所在,采用多种形式与家长沟通。8、学前教育。根据现在入学儿童低龄趋势化特点,要采取灵活适当的教学方法,耐心教育,特别是运用愉快教学法,让学生在玩中、游戏中学会知识,既容易学,又记得牢。9、突出重点,强化毕业班。毕业班是全校的重点班,面临着升学考试,也决定着学校的声誉,教师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压力较大。因此大家要齐心协力,对学生因材施教,加强学习方法指导,提倡精讲,巧练、善问。经常沟通师生情感,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增强毕业意识,养成勤奋、刻苦、踏实的学风。每位教师在狠抓基础知识不放松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老师之间沟通,广泛搜集题型。坚持单元、章节测试训练。增强学生考试意识,在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的情况下,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四、兴科研之风,提高科研水平。全体教师要立足教育教学实践,积极开展教育科研,使教育科研与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各科教师要围绕我校创新教育总课题,寻找体现教学改革的小课题,遵循“工作问题 课题研究 成果 解决问题 改进工作”的科研流程,进行研究实验,平时做好实验记录,期末形成总结。本学期第十五周进行“教学反思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