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弘扬长征精神,立志成才报国”系列活动计划
《小学“弘扬长征精神,立志成才报国”系列活动计划》学校工作计划
一、活动目的通过开展“纪念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弘扬长征伟大精神”主题教育活动,使广大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创造的英雄壮举;认识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引导学生感受长征精神、学习长征精神、弘扬长征精神;激发学生立志成才、发愤读书、锤炼品质;进一步丰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不断增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二、活动内容1.开展“网上长征学习月”活动。组织学生浏览“红军长征纪念馆”、“血铸中华”等网站,观看中央电视台“我的长征”专题栏目,在网上重温长征岁月,缅怀革命先烈,抒发爱国之志。2.举办“长征英雄谱”故事会。搜集长征路上重大事件史料、革命领袖史迹、红军战士事迹,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红军战士坚定的信念、坚忍不拔的毅力、勇于战胜困难的精神。这是这次系列活动的重点。3.“观看红色经典影片”。选取红色经典老片或新近拍摄的主题教育影片,借助影视传媒的视觉效果和直观表现力,通过给学生带来感观的冲击和心灵的震撼,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4.“万水千山总是情――传统歌曲大家唱”活动。开展红色经典、革命传统歌曲演唱以及长征诗词歌咏比赛。6.“薪火长征路”知识竞赛。时间:10月下旬的班队课。教育局统一命题,各班择时安排。三.具体安排内容时间要求责任人网上长征学习月9月份组织学生浏览“红军长征纪念馆”、“血铸中华”等网站班主任10月份组织学生观看中央电视台“我的长征”专题栏目,“长征英雄谱”故事会9月份各班组织学生搜集长征路上重大事件史料、革命领袖史迹、红军战士事迹班主任10月中旬各班自行组织“长征英雄谱”故事会班主任10月下旬学校少先队大队部组织“长征英雄谱”故事会德育处观看红色经典影片9月――10月观看红色经典老片或新近拍摄的主题教育影片德育处万水千山总是情――传统歌曲大家唱9月――10月中午播放红色经典、革命传统歌曲艺术教研组9月份班级组织红色经典、革命传统歌曲演唱会班主任少先队大队部组织全校范围的“红色经典、革命传统歌曲演唱会”德育处10月份班级组织长征诗词歌咏比赛班主任少先队大队部组织全校范围的长征诗词歌咏比赛德育处“薪火长征路”知识竞赛10月下旬1.各班利用班会课进行。2.德育处统计各班学生竞赛成绩。“弘扬长征精神,立志成才报国”征文比赛10月下旬通过上述活动,相信学生对长征一定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此时组织学生撰文,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导处四.总结表彰学校德育处于10月下旬对本校开展“弘扬长征精神,立志成才报国”系列活动进行全面总结,表彰在这次活动中表现突出的班级、个人。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办群众满意的教育、创磨口窗口小学”为核心,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认真落实中心校工作要点,转变观念,深化教学改革,突出抓好学洋思、新课改工作,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塑造文化校园,内抓教学质量,外树学校形象。
二、工作总体目标与要求:
1、贯穿一个主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争当质量排头兵。
2、体现两个重点:一是学生“合格+特长”得到初步落实;二是努力塑造文化校园,培养学生多种好习惯。
3、促进三个提高:⑴通过养成教育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合格+特长”得到初步落实,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⑵通过扎实有效的教学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的提高。⑶通过内抓教学质量,外树学校形象,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散文阅读:www.sanwen.net )
4、落实四项工作:⑴学校管理规范化。⑵校本研修,提高教师素质。⑶提高教学质量。⑷重视学生各种习惯的养成。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德育工作
德育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工作,要高标准完全完成这项工作,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1、构建德育工作机制。做到四有(有领导小组、有德育计划、每月有安排、每周有重点教育专题),四坚持(每日常规有检查评比、每周汇总,每月按《班级管理细则》综合考核,每期评选优秀班级)。重视班主任队伍工作在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建立班主任工作考评机制。
2、开展“争当文明小学生”活动,各班依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一日常规》要求,通过学习、落实、评议、评奖等步骤,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学校分别与“十一”、“元旦”为表现优秀的学生授予“文明小学生”标志。
3、利用周一升旗时间,进行国旗下教育活动(讲话、唱国歌、进行宣誓、呼口号)。
4、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
⑴学校少先队要有计划,各班要积极配合大队部开展德育活动。
⑵结合重大节日如教师节对学生进行敬师励志教育,举行画展和作文演讲比赛。
⑶十一、元旦进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5、开展“养成做人好习惯”活动,通过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行为、纪律、卫生、路队、学习、礼貌等习惯,由德育领导小组、值周教师进行检查评比,对学生的各种习惯作出评价,在班内对表现好的学生插小红旗。
6、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制度,改革和完善学生评价制度,学生的评价由自我评价收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组成,多方面对学生作出合理评价,肯定成绩与进步,激励学生成长。召开必要的家长会,对表现好的学生向家长发出喜报。
7、做好校园文化建设,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张贴标语,出好班级板报和墙报,组织读书竞赛活动,积极创建文化校园。
(二)规范管理,完善管理体制,向管理要质量。
1、建立健全各种制度,逐步做到条例化,制度化,促使良好的“三风”形成。
2、加强常规制度检查落实,做好档案管理。
3、教学常规管理由教导处负责,做好记录。
4、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推行目标责任制管理。
5、开足开齐体音美课程,在夯实文化课的基础上,启迪智慧,培养求知,探索能力同时,抓好体、卫、艺工作,组建特长兴趣小组,力争使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特长。
(三)、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1、强化毕业班管理。⑴对尖子生、优秀生、及格生,实行目标责任制,分解到教师,责任到人。⑵锁定尖优生培养对象,强化培养。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定期进行文化课考试和考试分析。⑷做好资料收集与使用。⑸落实“三清”制度。
2、强化教学常规管理.
⑴严把备课关、上课关、辅导关、作业关、考试关、质量分析关,把教学管理过程落到实处。重点做好二次精品备课、优化学科课堂教学、优秀作业、试卷展览,尖优生培养、周周清月考工作。
⑵严把课堂教学质量关,坚持把教师会教,学生会学,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课堂效率的标准要求落到实处。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深入学习“洋思”经验,创新教学形式,高年级做到“三个一”,即学生自学占三分之一,教师指导占三分之一,学生练习占三分之一;低年级尝试兴趣教学方法。
⑶严把教学质量检测关,坚持章节过关,跟踪问效,坚持月考制度和质量分析制度。
⑷严把学困生、尖优生辅导关,把因材施教,培优补差落到实处。班、科制定培优补差计划,制定“三清”帮教辅导计划,实行“一帮一”,兵教兵,小组互教互评,按计划进行“堂清、周清、月清”。
3、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创新”意识,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把课堂变成学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研究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模式。大胆尝试教研教改,坚持把改革与创新,质量与效益同步落实到位,向课堂教学实用性、实效性要质量,让课改与质量同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