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对老师说的话

2014-04-18

《小学生对老师说的话》好句子大全

小学生对老师说的话老师我在小学读了六年,您是四年级才教我的,在您的身边我学习到很多人生道理和掌握了各门知识,在您的照料下,三年过去了。我马上就要离开小学了,马上就要跨进初中的大门了,我心里是多么舍不得您,多么舍不得学校;多么舍不得和我一起在学校生活的同学。俗话说“天下无不散之宴席”,老师在临别之际我有很多心里话对您说,那些话我一直埋藏在心底,直到我们即将离开母校我才鼓起勇气对说。

您还记得吗?四年级和五年级时,我这个小女孩总是跟您顶嘴,有一次,我当全班面和您顶嘴,您气得火冒三丈,您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前说如果我不当全班同学面,向您道歉您以后就不再管我,可我还是放不下面子,只是写张字条道歉,您接受了。其实那次和您顶嘴只是我意气用事而已,当时我写信的时候,心里心急如焚,简直比兵荒马乱的战争时期还要乱。我写了好几张还是写不好心里好担心,眼泪又不争气哗啦啦的流下来,落在纸上想一滴滴雨滴一样。但我用坚定的信念对自已说“做错事要承担责任,这是你自已一时冲动造成的,你必须去承担这个责任”。我然后将自已相对老师说的话,写上去了,那张纸上满载着我想对老师说的话,第二天,我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坐在教室里,手里紧紧地拿着子张,可是我却没有勇气将字条亲自给老师,以示诚意,而我只是找了我的姐姐让她代劳了。顿时,整个人放松了很多,没有再那么紧张了,我又大摇大摆的坐在位子上。下午,我正坐在教室里津津有味的看起作文书来,这时,只听见有一个同学高声疾呼道“黄苑琳,班主任叫你到他办公室一趟”。我心里忐忑不安,我一步一步逼近办公室,心脏就像被石头一次又一次的撞击着,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这样?平常我走进办公室总是昂首挺胸,而这次就要偷偷摸摸的像小偷一般。我终于走进办公室了,您语重心长的说"孩子,你虽然并不是我的亲生孩子,但老师把你看成侄女了,看见你有一个好成绩好纪律的好孩子,变成一个公然顶撞老师的学生,你的道歉信老师收到了,我知道你会改的老师相信你,先回去上课吧”。

老师您的一字一句学生紧记在脑海里,老师您的付出,一定不会白费的,我已竭尽所能,全力以赴,考出好成绩来回报父母,回报老师,回报政府,回报祖国的,老师您的话学生会铭记于心的,我一定不会辜负众望的。还有老师我想真心诚意向您道歉“老师对不起”。

【扩展阅读篇】

句子是由词和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为了把意思表达清楚,一般常用的句子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句子里说的“谁”或“什么”(主语部分);另一部分是句子里说的“是什么”“怎么样”或“做什么”(谓语部分)。

分类概说( 散文阅读:www.sanwen.net )

句类

——句子的语气类,即根据句子的语气分出的句子的类别。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句型

——句子的结构类,即根据句子的结构特点分出的句子的类别。包括单句和复句,单句和复句又可以下分若干小类。

一个句子从不同的角度或标准看可以属于不同的类别,例如“你看电影吗?”是疑问句,又是单句、主谓句、动词谓语句。“下雨了。”是陈述句,又是单句、动词性非主谓句。

编辑本段句类

陈述句

叙述或说明事实的具有陈述语调的句子叫陈述句。

陈述句句末可以带上“的、了、呢、罢了”等语气词。“的—了”:“的”表示本来如此,“了”表示有了变化。“呢—罢了”:同样表示肯定,但“呢”稍带夸张和强调,而“罢了”却把事情往小里说。

陈述句可用肯定形式,也可用否定形式。

特点:a、有时可带语气词“了、的、呢、罢了、嘛、啊”等。b、常用的标点符号:句末用“句号”。

陈述句是思维的最一般的表现形式,也是运用最广泛的一种句子。例如:

①明天要下雨。

②我紧张得心都要蹦出来了。

③您今天精神挺好的呢。

④他说了不回家的。

⑤事情本不是这样嘛。

否定句常用“不、非、没有、无、莫、否、句、勿、未”等。

但双重否定句表示肯定,常用的否定词“不…不…”“没有……不……” “非…不…”等。双重否定句跟相应的单纯的肯定句意思并不完全一样。

口语中还有“非得去”、“非要做”等说法,这种说法就是从“非……不可……”变来的,这种用法的“非”不再是否定副词,而是语气副词。在书面语言中常见“无不、无非、不无、未必不”等说法。

疑问句

具有疑问语调的句子叫疑问句。其中有疑而问的叫询问句,无疑而问的叫反问句。提问手段有以下几种:疑问语调、疑问词、语气副词、语气词、疑问格式等,疑问语调不可或缺。根据结构形式上的特点和语义情况分:是非问、特指问、选择问、正反问。

是非问

陈述句加疑问语调或兼用语气词“吗”、“吧”等构成,一般是对整个命题的疑问,回答也是对整个命题的简单的肯定和否定。例如:

①你明天会来吗?

②这件事你知道吧?

③这事你真的不管?

④你昨天迟到了,是吗?

这些句子可以用“是、对、嗯”或“不、没有”等作答,或用点头、摇头回答。

特指问

用疑问代词(如“谁、什么、怎样”等)和由它组成的短语(“为什么、什么事、做什么、怎么做”等)来表明疑问点,说话者希望对方就疑问点作出答复,句子往往用升调。例如:

①今天谁值日?

②你怎么不去图书馆呢?

③什么事不能好好商量的?

常用语气词“呢、啊”、不用“吗”。

选择问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提出不止一种看法供对方选择,用“是、还是”连接分句。常用语气词“呢、啊”,不用“吗”。例如:

①是早上锻炼好,还是下午锻炼好?

②喝水还是喝茶?

正反问

由谓语动词的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并列构成。A、V不V(来不来)B、V不(来不)C、全句 V不V 。常用语气词“呢、啊”。例如:

①昨天玩得高兴不高兴?

②你买的东西便宜不?

③你根本就没看过书,是不是?

反诘问句,即反问句,也有上述四种格式,只是多用是非问和特指问格式,选择问和正反问用得少。例如:

①我不是已经跟你说过了吗?(=不用说了——是非问)

②十二点了,怎么还看电视?(=不要看电视了——特指问)

③你是来帮我呢,还是来拆台呢?(=老拆台——选择问)

④他们这么不讲理你说对不对?(=不对——正反问)

祈使句

要求对方做或不做某事的句子叫祈使句(降调)。

1、表示命令、禁止

带有强制性,常不用主语、语气词,结构简短、语调急降而且很短促,否定句用“不准、不许、别”等。例如:

①禁止吸烟。

②不许乱说乱动。

③快去做作业。

2、表示请求、劝阻,包括请求、敦促、商量、建议、劝阻等。例如:

①大爷,您请进来坐吧。

②快说呀,为什么不说呢?说吧。

③快点!你可以再快一点吗?

请求或敦促人家做事,总有商量余地,因此宜于使用重叠形式的动词,常用敬词“请”,例如:“您说说。| 您请坐。| 您帮帮忙吧。| 请喝茶。”

感叹句

带有浓厚感情的句子叫感叹句。它表示快乐、惊讶、悲伤、愤怒、恐惧等浓厚的感情。一般用降调。

1、由叹词构成(从叹词辨别感情)。例如:

①哇!这衣服真漂亮!(惊叹)

②哎哟!你还真自以为是!(讥讽)

③唉,真没办法呀!(叹息)

④哼,等着瞧吧!(愤怒)

2、“名词 啊”表感叹。例如:

①天哪!这可怎么办啦!

②我的上帝呀!

③我的妈呀!

3、口号、祝词。例如:

①共产党万岁!

②为幸福的明天干杯!

③明天会更美!

4、更多的感叹句里有“多、多么、好、真”等副词,句尾有语气词。例如:“那该有多好哇! 好热的天气呀!多么可爱的小孩呀! 多好的想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