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女友的话

2014-06-19

《温暖女友的话》好句子大全

温暖女友的话一片阳光

经过几天忙碌,搬家总算结束了。虽然收拾和搬运工作挺琐碎,也挺劳累,但心里美美的,毕竟,从此结束了租房生涯,真正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昨晚改装油烟机管道,在母亲的协助下,从晚饭后一直折腾到夜里十一点半才完工。一觉醒来,已是早晨六点。听到母亲起床做饭的声音,我麻利地穿上衣服走出卧室。

“下雪了……”母亲告诉我。

可不是嘛,从敞亮的阳台望出去,薄薄的白雪像一层洁白的羽纱,将窗外大-片的空地柔柔地覆盖了。雪,不知何时,悄悄地飘起又悄悄地停了。初霁,太阳正从高楼后一点点跃起,圆圆的、红红的、亮亮的。

爱人夜班还没回来,快3岁的女儿昨晚和父亲母亲一起睡觉。此时,父亲已然把她从梦中喊醒。被窝里,小家伙一边“被”穿衣服,一边气嘟嘟地嚷着“坏爷爷、坏爷爷……”几次把套在身上的衣服褪下来,试图再次钻进温暖的被窝。(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咦?这是不是北京的金太阳呀?”我正在客厅吃饭,走出卧室的女儿像是发现了新大陆,睁大好奇的眼睛,用胖乎乎的小手指着东方问。一丁点儿的时候,母亲就教会了她《北京有个金太阳》这首革命歌曲。而且,08奥运会结束后,我和爱人带着刚一岁多的她,陪同父母、岳父母一起去了趟北京,到故宫、长城和鸟巢看了看。所以,当女儿对“北京”、“金太阳”这些字眼敏感,以至于脱口说出这句话时,我完全明白她心里在想什么。

“不是呀,这是安阳的金太阳。”母亲边用热毛巾给女儿擦脸边笑着回答。

就在转身时,我发现客厅西墙上竟然铺满了一片金灿烂的阳光,乳白干净的墙体恰如一块巨大的荧幕,在透窗而过的晨光的照射下,我们几个人全部投影了上去。

刹那间,我似乎回到了二十多年前……狭小的里屋,昏黄的煤油灯下,母亲在做晚饭,父亲盘着腿坐在床上,耐心地教我和弟弟怎样借着灯光用两只手投影出大灰狼和小白兔……

我忽然来了兴致,赶忙放下碗筷,腾出手对着阳光,为女儿“变”起了小白兔。然而,一时却怎么也不得要领。父亲显然也高兴起来。只见他手背对手背,小指一勾,食指一拉,一只活灵活现的小兔子便跃然墙上,甩着长长的耳朵,蹦跳着向女儿跑过去。女儿见状,怕父亲又挠她痒痒,急慌慌地躲向我的身后。

“嘻嘻……”

“哈哈……”

晨曦中,一家人温馨的笑声顿时充盈整个客厅……。

【扩展阅读篇】

句子是由词和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为了把意思表达清楚,一般常用的句子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句子里说的“谁”或“什么”(主语部分);另一部分是句子里说的“是什么”“怎么样”或“做什么”(谓语部分)。

分类概说

句类

——句子的语气类,即根据句子的语气分出的句子的类别。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句型

——句子的结构类,即根据句子的结构特点分出的句子的类别。包括单句和复句,单句和复句又可以下分若干小类。

一个句子从不同的角度或标准看可以属于不同的类别,例如“你看电影吗?”是疑问句,又是单句、主谓句、动词谓语句。“下雨了。”是陈述句,又是单句、动词性非主谓句。

编辑本段句类

陈述句

叙述或说明事实的具有陈述语调的句子叫陈述句。

陈述句句末可以带上“的、了、呢、罢了”等语气词。“的—了”:“的”表示本来如此,“了”表示有了变化。“呢—罢了”:同样表示肯定,但“呢”稍带夸张和强调,而“罢了”却把事情往小里说。

陈述句可用肯定形式,也可用否定形式。

特点:a、有时可带语气词“了、的、呢、罢了、嘛、啊”等。b、常用的标点符号:句末用“句号”。

陈述句是思维的最一般的表现形式,也是运用最广泛的一种句子。例如:

①明天要下雨。

②我紧张得心都要蹦出来了。

③您今天精神挺好的呢。

④他说了不回家的。

⑤事情本不是这样嘛。

否定句常用“不、非、没有、无、莫、否、句、勿、未”等。

但双重否定句表示肯定,常用的否定词“不…不…”“没有……不……” “非…不…”等。双重否定句跟相应的单纯的肯定句意思并不完全一样。

口语中还有“非得去”、“非要做”等说法,这种说法就是从“非……不可……”变来的,这种用法的“非”不再是否定副词,而是语气副词。在书面语言中常见“无不、无非、不无、未必不”等说法。

疑问句

具有疑问语调的句子叫疑问句。其中有疑而问的叫询问句,无疑而问的叫反问句。提问手段有以下几种:疑问语调、疑问词、语气副词、语气词、疑问格式等,疑问语调不可或缺。根据结构形式上的特点和语义情况分:是非问、特指问、选择问、正反问。

是非问

陈述句加疑问语调或兼用语气词“吗”、“吧”等构成,一般是对整个命题的疑问,回答也是对整个命题的简单的肯定和否定。例如:

①你明天会来吗?

②这件事你知道吧?

③这事你真的不管?

④你昨天迟到了,是吗?

这些句子可以用“是、对、嗯”或“不、没有”等作答,或用点头、摇头回答。

特指问

用疑问代词(如“谁、什么、怎样”等)和由它组成的短语(“为什么、什么事、做什么、怎么做”等)来表明疑问点,说话者希望对方就疑问点作出答复,句子往往用升调。例如:

①今天谁值日?

②你怎么不去图书馆呢?

③什么事不能好好商量的?

常用语气词“呢、啊”、不用“吗”。

选择问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提出不止一种看法供对方选择,用“是、还是”连接分句。常用语气词“呢、啊”,不用“吗”。例如:

①是早上锻炼好,还是下午锻炼好?

②喝水还是喝茶?

正反问

由谓语动词的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并列构成。A、V不V(来不来)B、V不(来不)C、全句 V不V 。常用语气词“呢、啊”。例如:

①昨天玩得高兴不高兴?

②你买的东西便宜不?

③你根本就没看过书,是不是?

反诘问句,即反问句,也有上述四种格式,只是多用是非问和特指问格式,选择问和正反问用得少。例如:

①我不是已经跟你说过了吗?(=不用说了——是非问)

②十二点了,怎么还看电视?(=不要看电视了——特指问)

③你是来帮我呢,还是来拆台呢?(=老拆台——选择问)

④他们这么不讲理你说对不对?(=不对——正反问)

祈使句

要求对方做或不做某事的句子叫祈使句(降调)。

1、表示命令、禁止

带有强制性,常不用主语、语气词,结构简短、语调急降而且很短促,否定句用“不准、不许、别”等。例如:

①禁止吸烟。

②不许乱说乱动。

③快去做作业。

2、表示请求、劝阻,包括请求、敦促、商量、建议、劝阻等。例如:

①大爷,您请进来坐吧。

②快说呀,为什么不说呢?说吧。

③快点!你可以再快一点吗?

请求或敦促人家做事,总有商量余地,因此宜于使用重叠形式的动词,常用敬词“请”,例如:“您说说。| 您请坐。| 您帮帮忙吧。| 请喝茶。”

感叹句

带有浓厚感情的句子叫感叹句。它表示快乐、惊讶、悲伤、愤怒、恐惧等浓厚的感情。一般用降调。

1、由叹词构成(从叹词辨别感情)。例如:

①哇!这衣服真漂亮!(惊叹)

②哎哟!你还真自以为是!(讥讽)

③唉,真没办法呀!(叹息)

④哼,等着瞧吧!(愤怒)

2、“名词 啊”表感叹。例如:

①天哪!这可怎么办啦!

②我的上帝呀!

③我的妈呀!

3、口号、祝词。例如:

①共产党万岁!

②为幸福的明天干杯!

③明天会更美!

4、更多的感叹句里有“多、多么、好、真”等副词,句尾有语气词。例如:“那该有多好哇! 好热的天气呀!多么可爱的小孩呀! 多好的想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