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管道实习总结

2013-10-23
市政管道实习总结

实习内容:现在大多数管线已经搬迁完毕,临时道路能施工的也已完毕,天然气公司员工在两根管之间在安装阀门,具体什么不太清楚,大家感慨知识面不够埃回到办公室继续帮二部整理图纸,因为项目部济阳路站和主题公园站马上就要竣工验收啦。大家忙的不亦乐乎。

时间:3月21日

实习内容:去人民路越江隧道参观学习,在机施公司周技术员的带领下我们一起去啦北线隧道。一路上,周技术员为我们讲解啦关于盾构及其施工的工艺,大家也都踊跃向他提出问题。当时中煤集团正在进行旁通道的施工,具体说是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根据设计采用冻结发开挖,现在进行的是冻结孔的施工,采用h190型夯官机和空气压缩机进行施工。我们在南线还看到啦巨大的盾构机,这个庞然大物的构造太复杂啦,还需以后慢慢学习。

3月22日休息

附注:下周我组马化涛同学要去上海中心学习

自3月23日起实习地点全部在上海中心

3月23号,实习地点:上海中心

实习内容:今天,我怀着非常的兴奋而又激动的心情来到上海中心施工现场学习。首先,我的工作是从做施工日报做起。我在我们办公室肖工的介绍下,逐渐学习到我们工地现在有三家分包做桩基,分别来自XX、XX、XX。他们的资料员每天早晨会把每天完成的工程量上交到我方来,我的工作就是汇总一下交给经理。我深深的意识到电脑办公软件一定要熟练掌握。

今天,在施工现场认识啦许多新的施工设备,做地下连续墙的成槽机和铣槽机,这可是两个好东西埃它们可以在地下50m的深度下施工的。还有两台履带吊,分别为260t、400t。

真的对于机械设备的认识还要加强。

我们还认识啦,钻孔灌注桩机架,了解啦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还认识啦除砂机等机械。

3月24日,

实习内容:今天跟基础公司科研所的两位硕士学会啦作泥浆试验,比如泥浆比重,粘度,含砂率等,现在想学校里也做过的。学习到的不巩固不温习就忘啦,太可惜啦!知道在地墙施工过程中泥浆对基坑的维护是起很大作用的,主要防止塌方。

3月25日

我在逐渐的学习钻孔灌注桩的工艺,在学习它在施工中的会出现的问题以及怎样解决。看啦地墙方案,准备好好弄懂它的施工工艺。

看啦地墙钢筋笼的焊接,测量放线,地基沉降观测以及管道沉降观测,关切以及钢筋的加工。

3月26日

今天上午回校参加大学英语六级确认拍照,下午去市政一组实习工地参观。市政一组所在工地为地下枢纽,其中也包括一部分地下通道。首先,我们进入通道进行参观。在地墙上可以看到许多预埋的小箱子,一些是用于消防的,一些用于照明等。随后,看到桩机在打钻孔灌注桩,还有一些在打高压旋喷桩,同时看到工地上许多的不安全隐患,安全施工要做到实际。紧接着又参观啦基坑,基坑基本开挖完毕,可以看到一道道钢筋混凝土支撑和格构柱钢支撑,坑底正在打垫层。首先,工人师傅们用风镐将桩头切掉,然后在上面做承台。同时在现场看到一台臂长25m的挖机在地面上开挖基坑底淤泥,基坑底也有一台小的挖机在开挖。同时看到钢筋加工厂,同时注意到直径较大的钢筋的成型由专用机器来完成。真是处处留心皆学问啊!

引用信息(转载时请保留,谢谢!):

文章标题:市政工程实习周记范文_第2页

原文链接:www.oh100.com/fanwen/shixiriji/201103/fanwen_20110328171719_24389_2.shtml

信息出处:公文易文秘网www.oh100.com

1工程设计该县是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集居地,以农、牧业为主的县城。随着农、牧、林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供水已成迫切的需要,受委托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于1977年10月派设计小组,赴现场进行工程设计。该工程设计规模q=1000m3/d,出水水质要求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水源选择:县城左侧的道孚沟,流量在0.2~0.4m3/s,城镇居民、牲畜多年均饮此水,于农牧业发展,多为农田灌溉,当山洪暴发时,泥砂甚多;鲜水河流经县城,其水量丰富,历年最大流量882m3/s,最小流量22.8m3/s,最大含砂量2.48kg/m3,该河在县城段河叉众多,漫滩广宽,直接取此水源,工程复杂,处理费用太高;县城水运处、林业局等单位,在鲜水河滩挖井取水,工程费用不多,水质尚好,尤其是水运处井水,出水量和水质均好。经过多次调查研究,方案比选,确定在鲜水河滩上修建大口井取水,井位定在水运处附近。工艺流程为:大口井→一级泵房(漂白粉消毒)→高位水池→城市管网。工程设计采用分建式大口井,在县城后的山坡上建高位水池。大口井直径6.0m,深度7.5m,钢筋混凝土结构,考虑冰冻,覆土300mm。一级泵房采用半地下式,直径6.0m,地下4.8m,钢筋混凝土结构,地面高3.8m,混合结构,安装2台4ba6型水泵,1用1备,q=65~135m3/h,h=98~72.5m。综合楼一楼一底,建筑面积216m2,混合结构,底层大间作消毒间,投漂白粉,其余房间作化验、办公用。水厂内预留有水处理池、二级泵房等发展余地。高位水池v=200m3,钢筋混凝土结构,覆土700mm。县城配水管网采用普压铸铁管,树枝状布置,dn=100~150,l=2.78km,管道埋深1.0m,沥青油淋接口,外露管道作防冻处理。设计要求在大口井施工时作抽水试验和水质分析,以确定出水量和是否作进一步处理,建筑物设计按地震烈度8度设防。工程概算:24.68万元。2工程运行情况2.1建成初期,运行正常工程于1978年9月建成,年9月建成,并一次通水成功。大口井按设计选定的井位建设,采用沉井法施工,开挖后发现地下含水层为砂夹卵石,卵石直径不超过30cm,透水性能良好。建成后,出水量达到设计规模,水位降稳定在2m以内,水质良好,完全达到设计要求。2.2经受地震考验1981年1月24日,距离该县城2.5km处发生强烈地震,震级为里氏6.9级,烈度为8度。地震给该县造成重大损失。据调查,该县死伤423人,其中死亡123人。建筑物破坏205幢,严重破坏38幢,轻度36幢,基本完好23幢。县城老房子基本上全部垮塌或破坏,采取了抗震设防的新建房屋,基本完好或轻度损坏。我院设计的给水工程也经受了考验。据回访了解到,工程中的大口井、高位水池、取水泵房、综合楼等均没有破坏;长2.78km的配水管网,有4处断裂,其中dn150的管道1处,dn=100的管道2处,dn=200的原水管1处,均发生在于地震造成地面错陷、裂缝的地段,阀门井、消火栓井室均无损坏。于原水管断裂,埋深较深,挖开检修费时较多,经抢修,地震一周后利用厂自备柴油机发电先恢复供水,一个月后,电站恢复送电,水厂完全正常供水,满足了藏汉各族人民生活及抗震抢险的需要。2.3取水点上游修建大堤,大口井出水量减小鲜水河县城段河滩发育宽阔。在80年代中期,该县为了利用河滩造地,在大口井取水处上游2000m左右修建一大堤,河堤南移,使鲜水河主流向对岸侧偏移了1500m左右。随着主流的偏移,堤内造地,原坐落在河滩上的大口井如今被新造地所围,大口井的取水条件发生了改变,出水量逐渐下降,以致到现在,水泵只能工作3h,水位降至井底,无法连续工作,而且水质下降。据老百姓反映,烧开水水垢增多,说明水的硬度增高。目前,该县已另辟水源,大口井取水作为备用水源。


编辑提醒:请注意查看“市政管道实习总结”一文是否有分页内容。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