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散文
《现代诗歌散文》好句子大全
现代诗歌散文1.
银色的芦花,随风摇曳,起伏之问,便如银波荡漾,花浪从这边一路传到另一端,轻柔,舒畅。
这是秋天里,迷人的风景。芦花悠扬,那银闪闪的温柔,不经意间,就会轻轻地打动人心。
芦花,它没有艳丽的颜色,它朴素的容颜却透出纯粹的清纯;芦花,它没有四溢的花香,风中飘逸的姿态,却把柔情万般,轻轻地传递……同喜欢芦花的朋友们一样,特别喜欢那成片的芦花,绵延不绝,水中弄影,情,足以动人。粼粼波光闪烁,静静地伫立,在这秋阳的温暖中,一切如梦,如画,如诗……
霞光映红了你纯真的笑脸,你的美竟然那样地温柔。
2.(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天冷时,我靠一杯酒取暖。
我先在杯子的底部测量醉意,测量嘴唇、舌尖和整个口腔的饮欲;同时用一柄年龄的小勺加进三克咸咸淡淡的回味,四克甜甜滋滋的渴望,五克染白头发的西风露,六克腰椎咯咯作响的酸楚,以及无法上秤称量的、从岁月的缝隙中流落下来的一撮风尘。
然后,我开始饮酒。第一杯是阴,第二杯是阳,第三杯是晴,第四杯是雨,而第五杯,该是磨损心肝瘦了腰身的家、国和爱情的绵绵不尽的相思。
我靠这杯酒抵挡门外的寒气和来自风口的一些俗念,就觉出心窝的热度一点点上升:上升到膈,上升到肺,上升到窦房结和房室结——心脏兴奋的起搏点和激动阈恰到好处的律率。
趁着雪花欲落未落,腊梅欲开未开,酒温欲冷未冷,我饮下这杯酒。反复品咂后,却知也正是恰到欲醉未醉的好处!
3.
故乡的桥,横跨在我心灵的空间,从浮躁的城市到寂寥的乡村。
故乡的桥,刻着我童年的印记,连着我少年的梦幻,承载着我思乡的眷恋,印在我灵魂的深处,几十年风风雨雨,几十年坎坎坷坷,总让我难以忘怀。
故乡有桥,城市里也有桥。一个是现代的桥,一个是古老的桥。各有各的风姿,各有各的景象,各有各的韵味。
现代的桥,见证着城市飞速的发展。古老的桥,勾起我童年温馨的回忆。
白天,我伫立在现代的桥上,领略暴雨般的急促,雷霆般的有力,尽情感受城市的喧闹,城市的不朽。梦里,我徜徉在古老的桥上,遥想风一般的轻盈,云一般的柔顺,无声的数着祖祖辈辈留下的脚樱一次次心潮澎湃,一次次泪湿衣襟。
现代的桥,象天空中的一道彩虹,一头连着广袤的田野,一头托起城市的繁华。
似箭的归心击中我离家的惆怅,城市的喧嚣将我的思念毁容。
故乡的桥,是我心中永恒的爱恋。像在追忆久违的童趣,长生不老,又像刻在石头上的花朵,永开不败!
4.
平平仄仄的脚步,打印在故乡的田埂,打印在故乡弯曲的山道。
——我生命的诗歌的节奏、韵脚,是从故乡延伸出来的。
路旁,是榕树,早已风华绝代。它飘落的诗绪,还驻守故乡,看阳光在清晨的石壁镀金,看夕烟在黄昏中升起。
路旁,是绝壁下的小溪——我的童年的谣曲,还浮泛在月光柔和的波里。
苍翠的竹林小院,妈妈坐在门边,织衣的线团,正绵延千里之外。
生命之路,绵延万千,无论我怎样摔跌,可故乡的小路,始终,在心间……
【扩展阅读篇】
句子是由词和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为了把意思表达清楚,一般常用的句子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句子里说的“谁”或“什么”(主语部分);另一部分是句子里说的“是什么”“怎么样”或“做什么”(谓语部分)。
分类概说
句类
——句子的语气类,即根据句子的语气分出的句子的类别。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句型
——句子的结构类,即根据句子的结构特点分出的句子的类别。包括单句和复句,单句和复句又可以下分若干小类。
一个句子从不同的角度或标准看可以属于不同的类别,例如“你看电影吗?”是疑问句,又是单句、主谓句、动词谓语句。“下雨了。”是陈述句,又是单句、动词性非主谓句。
编辑本段句类
陈述句
叙述或说明事实的具有陈述语调的句子叫陈述句。
陈述句句末可以带上“的、了、呢、罢了”等语气词。“的—了”:“的”表示本来如此,“了”表示有了变化。“呢—罢了”:同样表示肯定,但“呢”稍带夸张和强调,而“罢了”却把事情往小里说。
陈述句可用肯定形式,也可用否定形式。
特点:a、有时可带语气词“了、的、呢、罢了、嘛、啊”等。b、常用的标点符号:句末用“句号”。
陈述句是思维的最一般的表现形式,也是运用最广泛的一种句子。例如:
①明天要下雨。
②我紧张得心都要蹦出来了。
③您今天精神挺好的呢。
④他说了不回家的。
⑤事情本不是这样嘛。
否定句常用“不、非、没有、无、莫、否、句、勿、未”等。
但双重否定句表示肯定,常用的否定词“不…不…”“没有……不……” “非…不…”等。双重否定句跟相应的单纯的肯定句意思并不完全一样。
口语中还有“非得去”、“非要做”等说法,这种说法就是从“非……不可……”变来的,这种用法的“非”不再是否定副词,而是语气副词。在书面语言中常见“无不、无非、不无、未必不”等说法。
疑问句
具有疑问语调的句子叫疑问句。其中有疑而问的叫询问句,无疑而问的叫反问句。提问手段有以下几种:疑问语调、疑问词、语气副词、语气词、疑问格式等,疑问语调不可或缺。根据结构形式上的特点和语义情况分:是非问、特指问、选择问、正反问。
是非问
陈述句加疑问语调或兼用语气词“吗”、“吧”等构成,一般是对整个命题的疑问,回答也是对整个命题的简单的肯定和否定。例如:
①你明天会来吗?
②这件事你知道吧?
③这事你真的不管?
④你昨天迟到了,是吗?
这些句子可以用“是、对、嗯”或“不、没有”等作答,或用点头、摇头回答。
特指问
用疑问代词(如“谁、什么、怎样”等)和由它组成的短语(“为什么、什么事、做什么、怎么做”等)来表明疑问点,说话者希望对方就疑问点作出答复,句子往往用升调。例如:
①今天谁值日?
②你怎么不去图书馆呢?
③什么事不能好好商量的?
常用语气词“呢、啊”、不用“吗”。
选择问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提出不止一种看法供对方选择,用“是、还是”连接分句。常用语气词“呢、啊”,不用“吗”。例如:
①是早上锻炼好,还是下午锻炼好?
②喝水还是喝茶?
正反问
由谓语动词的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并列构成。A、V不V(来不来)B、V不(来不)C、全句 V不V 。常用语气词“呢、啊”。例如:
①昨天玩得高兴不高兴?
②你买的东西便宜不?
③你根本就没看过书,是不是?
反诘问句,即反问句,也有上述四种格式,只是多用是非问和特指问格式,选择问和正反问用得少。例如:
①我不是已经跟你说过了吗?(=不用说了——是非问)
②十二点了,怎么还看电视?(=不要看电视了——特指问)
③你是来帮我呢,还是来拆台呢?(=老拆台——选择问)
④他们这么不讲理你说对不对?(=不对——正反问)
祈使句
要求对方做或不做某事的句子叫祈使句(降调)。
1、表示命令、禁止
带有强制性,常不用主语、语气词,结构简短、语调急降而且很短促,否定句用“不准、不许、别”等。例如:
①禁止吸烟。
②不许乱说乱动。
③快去做作业。
2、表示请求、劝阻,包括请求、敦促、商量、建议、劝阻等。例如:
①大爷,您请进来坐吧。
②快说呀,为什么不说呢?说吧。
③快点!你可以再快一点吗?
请求或敦促人家做事,总有商量余地,因此宜于使用重叠形式的动词,常用敬词“请”,例如:“您说说。| 您请坐。| 您帮帮忙吧。| 请喝茶。”
感叹句
带有浓厚感情的句子叫感叹句。它表示快乐、惊讶、悲伤、愤怒、恐惧等浓厚的感情。一般用降调。
1、由叹词构成(从叹词辨别感情)。例如:
①哇!这衣服真漂亮!(惊叹)
②哎哟!你还真自以为是!(讥讽)
③唉,真没办法呀!(叹息)
④哼,等着瞧吧!(愤怒)
2、“名词 啊”表感叹。例如:
①天哪!这可怎么办啦!
②我的上帝呀!
③我的妈呀!
3、口号、祝词。例如:
①共产党万岁!
②为幸福的明天干杯!
③明天会更美!
4、更多的感叹句里有“多、多么、好、真”等副词,句尾有语气词。例如:“那该有多好哇! 好热的天气呀!多么可爱的小孩呀! 多好的想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