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嘉中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研究性学习活动计划
《礼嘉中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研究性学习活动计划》学校工作计划
礼嘉中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研究性学习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研究性学习活动是一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这门课程的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活动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主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指导,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以单纯的知识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3.通过师生共同参与,使学生了解科研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体验科研的乐趣,打好学科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交往能力、想象力和实践能力,学会寻找信息源,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
三、课程设置。
本学期研究性学习的必修学分为3学分,每个学生至少完成1个课题研究,每周安排3个课时,本学期共58课时。
四、研究性课题:
采用教师提供选题与学生自主选题相结合的方式。其中,教师提供的参考选题有:
序号课题名称指导老师
1广告与文化陆巧娣、张同江
施孝丹、袁莉娜
吴燕玉
2按揭贷款问题王斌、金立亚
顾海燕、吴芬
唐儒洁
3商业、交通选址与函数最值研究
4圆周率“π”的应用
5Developinganadcampaign周征、冯双松
徐小玲、徐德友
6EnteringanewsportintotheOlympics
7Designingabooklet
8潮汐现象吴业庭、陈利民
贾青
9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10能量守恒和能源危机
11关于家庭使用太阳能的调查报告吴柯军、史可卫
12城镇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及处理
13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尹建文、丁晓春
贾云波
14政府的权威从何而来
15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特点
16中国的和平发展
17当代经济现代化、全球化、多元化进程章杨、杜宁
18东西方传统文化比较
19国共合作问题探究
20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进程及特色
21气候与生物时常武、毛丽菊
史丽萍
22生活与环保
五、课程的实施
按照下列步骤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组建课题组→选择课题→设计方案→开题论证→实施研究→中期评估→结题→成果交流与展示→成绩(学分)评定
根据上述步骤,本学期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进展为:
日期课题研究实施内容进展情况检查人
3月13日-
3月19日组建课题组、选题,填好“过程用表一”(以班级为单位汇总课题组及选题情况)
3月20日-
3月26日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填写过程用表二
3月27日-
4月2日开题论证与交流,填写过程用表三
4月3日-
4月23日研究方案的实施,填写过程用表四
4月24日-
4月30日中期班级交流,填写过程用表五
5月1日-
5月7日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填写过程用表六
5月8日-
5月14日形成研究成果,填写过程用表七
5月15日-
5月21日成果交流与展示,填写过程用表八
5月22日-
6月4日终期评价与反思,填写过程用表九
注:填写的过程用表见“附表”
六、课题研究指导委员会:
组长:蒋卫山
副组长:尹建文
组员:陈京疆、庄常澄、陈利民、徐德友、丁晓春、陆巧娣、王斌、周征、吴柯军、时常武、章杨、沈建正、管泽峰、陶瑛。
附:《礼嘉中学研究性学习活动记载表》样本
礼嘉中学高中课程改革领导小组
2006年2月28日初中政治备课组工作计划2006.2.9
一.工作重点
1.学习政治课程标准,做好新课程培训工作。认真学习和钻研学科课程标准及新教材,组织老师参加培训活动,对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反思与调整,力求突破课改中的重点与难点。
2.做好期中期末复习工作
认真学习《考试说明》,探讨复习教学策略,做好期中、期末考试的组织、阅卷,分数统计和阅卷分析等有关工作。
3.抓教学常规
组织有关学习活动,多研究“常态课”“常规课”,探索新教法,不断提高课堂效益。研究新学法,将如何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式,促进学习方式多元化为研究重点,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主要活动
1.理论学习、研究新课程的教法与学法。
2.开设常态课,及时评课。
3.积极撰写论文、教学反思,逐步加强自身建设与成长。
4.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
5.积极开展教学兴趣活动,准备在4月份举行初一、二法律知识竞赛。
6.加强集体备课建设,利用讲学稿备好课,上好课,加强课后的辅导工作和作业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