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十一五发展规划提纲

2014-09-06

《镇十一五发展规划提纲》其它工作计划

“十一五”规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编制和实施好一个符合**镇发展实际的科学发展规划,对促进仁和镇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跨越式发展,实现把仁和镇建设成攀枝花的后花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现拟出**镇“十一五”发展规划写作提纲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发展目标

**镇“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充分发挥**镇的地域优势、环境优势和资源优势,强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全面提高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到2014年主要经济指标预期达到以下要求:

国内生产总值4.8亿元,年均增长10%;(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本级财政收入1150万元,年均增长5%;

农民人均纯收入5000元以上,年均增长130元以上;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城市失业登记率近年在5%以内。

以上指标均以2005年区政府下达指标数为基数。

三、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稳定为第一责任,大力发展以城市旅游经济为主的第三产业,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四、重点任务

(一)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一是以冬旅会和创建全国优势旅游城市为契机,以岩神山生态旅游开发和农家乐打造为重点,将莲花村一片打造成攀枝花阳光休闲旅游基地,大力发展城市旅游经济。二是发挥仁和镇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开发渡仁西线、东线沿线的批发、零售、商品流通业、信息服务业和特色餐饮、娱乐业。三是以春天花园、上海花园、仁和新村等几大小区为依托,强化城市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流的人居环境和购物环境,增添人气与商气,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

通过招商引资扩大工业经济总量。一是继续营造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通过招商引资扩大工业经济总量。二是要采取借助外力,启动民力、激发活力等形式,加快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的转变,引进一批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加工型、科技型和生态环保型企业入驻我镇,积极为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农民再就业谋划出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三是采取抓大放小、扶优扶强的原则,加大对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增强其发展势头,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步伐。

继续抓好农村工作。一要继续抓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产业化经营。二要抓好以干坝塘、沙沟、田坝村道公路建设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三要抓好农民转业转岗培训工作,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四是以生态建设为目标,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加大市区视野区荒山绿化、美化工作。五要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渠道积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面繁荣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事业。

(二)营造环境为重点,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

继续抓好重点工程建设。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把失地农民安置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积极探索农民安置新途径,配合抓好征地农民的安置补偿工作。二是继续配合抓好春天花园、上海花园、大河中学扩建、仁和河道整治、仁和新村、仁和广场、行政中心区、川云农产品批发市场等一批重点项目工程建设,不断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高城市化水平。三是抓住机遇,积极争取把仁和镇村道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市、区城镇建设的总盘子,配合做好炳仁线、渡仁西线延伸等重点工程的相关工作,以硬环境的改善来带动和促进**镇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加快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

加强城市管理工作。要以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居条件,打造攀枝化最宜人居的社会环境为目标,强化城市经营管理工作。一要树立经营城市理念,把城市基础设施和仅有的土地资源作为城市资产进行经营,实现城市资产的保值和城市投入的良性循环,不断健全和完善城市功能。二要以城市环境、市容市貌整治为重点,继续深入持久地开展城市综合整治和绿化美化工作,使城市整体形象进一步改观。三要进一步健全社区组织、强化社区功能,充分发挥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四要以社区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深入开展创建文明社区和争当文明市民活动,切实增强市民社区意识、城市意识,努力提高市民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

(三)坚持以人为本,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深入开展精神文明活动。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干部群众的头脑,切实把全镇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上来。继续在全镇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不断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加大文明村、文明居委会的创建工作。

加大“科教兴镇”战略实施力度。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切实抓好科普宣传,增强全民的科技意识,加速适用技术在农村的推广,努力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全面繁荣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加快社区文化建设,促进文化事业发展,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进一步搞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巩固和扩大农村初保成果,抓好地方病、传染病和重大疾病的防治。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不断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坚持可持续发展,落实三大基本国策。一是继续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重视提高人口素质,确保全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认真贯彻落实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全面提高妇女儿童素质,维护和保障其合法权益。二是依法保护国土资源,切实推进贯彻执行土地管理的基本国策。三是牢固树立资源就是资本,生态效益就是经济效益的观念,加大环境污染源的整治力度,不断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加强就业和劳动保障工作。一要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开展就业培训,重点抓好下岗失业人员和各类征占地农转非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培训。二要坚持“内外结合”的原则,加大下岗失业人员和征占地农转非人员再就业工作力度,鼓励并扶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做好“寻岗”和“增岗”两项工作,帮助弱势群体就近就业。三要进一步完善“低保”制度,确实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四要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解决征地农转非人员和下岗失业人员的社保问题,继续抓好优待抚恤工作。 今年是实现“十五”计划的起步之年,又是新一轮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的创建年。我园在连续两届被评为上海市农口级文明单位的基础上,决心在新一轮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紧紧依靠广大教职员工,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实现新世纪精神文明创建的更高目标。

一、指导思想

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围绕教育抓创建,抓好创建促教育”为宗旨,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坚持创建工作立足高起点。强化软硬件建设。教育工作体现高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校管理体现高标准,勇于创出一流水平。队伍建设题乡高素质,适应时代的新要求。充分凸现实验幼儿园的示范形象。

二、具体目标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深化政治理论的学习。坚定改制观念,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核心内容。帮助广大教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教职工的政治思想觉悟和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及家庭美德水平。

2、加强班子建设。领导班子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努力实践党的“三个代表”,勤政廉洁,保持优良的工作作风。重视文明创建工作,做两个文明建设的带头人。

3、坚持社会主义办园方向,坚定不移的贯彻全教会、市、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启蒙教育,为培养现代化建设一代新人作贡献。

4、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在教师中弘扬崇高师德,倡导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精神,树立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形象,引导教职工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锻炼成一支政治思想好,文化素质高,业务知识精,工作能力强的教职工队伍。

5、建立窗口形象,突出示范幼儿园的示范、辐射、服务功能,在深化学校内部体制改革中,不断优化结构,优化管理,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工作,探索教育规律,推动幼教的发展。

6、认真推行“校务公开”工作,提高认识,建立机制。明确职责,落实内容,途径。切实推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

7、以创建青年文明岗,文明组室活动为载体,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抓手。大力倡导“五种精神”,培育“五种意识”。形成团结互助,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的良好群体形象。

8、创建优美舒适的校园文化环境。在保持园内外环境洁、齐、美的基础上,进一步作好梅花,绿化工作,并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充分展示环境示范校的风采。

9、综合治理工作,把学校安全工作列为首要工作,加以重视,严格规章制度,定期检查各类运动器具,电线电路,食品卫生等,加强治安防范,确保师生安全。

三、具体措施

1、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教职工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宣传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加强对时事政治,国内外形势及党纪国法的宣传教育,坚持以法治国,以德治园。

2、实施素质教育以开展自主教育为切入口,从探索性主题活动的研究着手,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优化教师的教育行为,促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3、借“上海五国”元首会晤及APEC会议在上海召开的契机,深入开展“做文明职工,树行业”的活动,鼓励教职工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和饱满的工作热情,以做好本职工作的实际行动支持两会召开。

4、积极投入到建设国家级生态保护区及“国家卫生县城”的创建工作中来,开展园本德育活动,增强环保意识,坚持每天小扫除,每周大扫除制度,人人参与卫生城镇的劳动,保护环境,美化校园。

5、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和培训。

1) 建立青年骨干教师带教制度,开展传、帮、带活动,促使青年教师在实践中尽快的成长。

2) 鼓励教师参加高一层次学历进修及相关业务知识,技能的学习,较好的掌握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3) 建立激励竞争机制,促进教师素质提高,如反映教师自身素质采用积分制,综合考核采用星级制等。

4) 为青年教师亮相展示才华搭建舞台,提供机会。

6、开展“三德教育”,以军民共建,学校社区共建,节日活动等形式,组织各类联谊,比赛,演讲,娱乐等大活动,寓教于乐,增强,凝聚和向心力,不断提升教师的文明素质和文明程度。

7、开展想黄东华烈士学习活动,捕捉并发扬身边的好人好事,提倡发挥个体的特长和优势,为教育所用,为他人服务。

8、继续认真执行好计划生育国策,把好青年教师的节育观,保证有计划生育,控制人流率。

充分发挥工会,团支部的作用,融洽各方关系,增强创建力度,努力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