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郭美美专访

2013-10-25
第一财经郭美美专访

8月3日,因“红十字”事件引发热议的郭美美母女作客《第一财经》播出的一档“解码财商”栏目,接受郎咸平独家专访。据此吕梁远撰文说,郎咸平也是郭美美的“干爸”之一。理由是,以经济学立名的郎教授,如今竟然沦落成为“话题明星”的代言人,网友说他和漂亮的郭妈妈是天生的一对,说他是郭美美的亲爹显然是污蔑,但从其跨行业对郭美美的关爱呵护,称其为郭美美的干爸,也不为十分过分。


当然上述说法,显然是网友不满郎咸平和郭美美扯上关系的气话。但郎咸平该不该专访郭美美,却折射了专业人士自甘堕落、不务正业的深层次的东西。看过这篇文章,才知道郎咸平竟然是经济学方面的著名人士,之前尽管也耳闻过郎咸平,本还以为其是八卦娱乐,最多是话题方面的主持人。之所以这样,大概是郎咸平近几年给社会奉献的经济专业,没有社会新闻或者是以经济专业背景炒作的社会新闻更多的缘故。


郎咸平经济学者客串八卦版的话题主持,这是其个人的取舍,本来无可厚非。问题是,如果国家有一大批这样人,专业一出名,就远离专业,去做官,去做名嘴,自然是一种遗憾和浪费。因为既然被称为专家,就不会是浪得虚名,都会在某领域有很大的建树。如果主持即便是经济类是节目,因为是一般民众,未必需要多大的专家。即便这样,仍然也是职业的选择,也是个人的自由,只要其在新的岗位上能够给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也无不可。问题是这部分人,离开专业领域的研究之后,仍然大咧咧以从前的身份招摇撞骗。比如郎咸平之流,在主持人(专访)中是,经济学比较好的,在经济研究领域成了主持比较好的。尽管这样的身份,对自己名利双收大有助益。但是因为整天灯红酒绿,没有心情、时间潜心专业研究,给人们奉献的就难以是一流专业;主持时因为自己具有的专业背景,超人的名气,却不能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所以就会经常亵渎自己的专业。


郭美美事情出现之后,郎咸平是要帮郭美美拿钱消灾,还是借由郭美美在社会上更有知名度,也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因为如果郭美美一毛不拔,即便是单位给其分配这份专访,如果郎咸平爱护自己的羽毛,以郎咸平的身份,完全可以拒绝。无论作为学者还是专业栏目的主持人,郭美美本人都不应该是优先被专访的对象。郭美美现象才是其应该思考的问题。另外的角度看,郭美美当然如果不是要借重郎咸平的名气、身份漂白,杂志社换个人去专访她,试问她是否会接受?


郎咸平之流,要钱又要要名,前提是,他自认为自己的学者身份能够增加糊弄人的说服力。自甘堕落去做一个八卦电视台都可以做的专访,如果不是图的借热点话题炒热自己,塞满荷包,也真得朝他是否就是郭美美干爸这个角度思考了。但是,郭美美炒热了其真的干爸王军,却有可能搞臭准干爸郎咸平。网上已经传出郎咸平拿了郭美美200万,要出访美国的谣言。郎咸平疲于奔命地辟谣。设若如此,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又能怪得了谁?因为郎咸平本就不应该和郭美美沾边才是。
毕殿龙


编辑提醒:请注意查看“第一财经郭美美专访”一文是否有分页内容。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