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先争优投票心得
2012-07-09
创先争优投票心得
创先争优投票感言
开展网上投票推荐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对于进一步扩大党员群众参与度,提高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充分展示创先争优活动的丰硕成果,展示新时期共产党人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风貌,激励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履职尽责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进一步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些优秀的党员也给了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对于本次活动,我作为一名党员,能够亲自参与,感到很兴奋。我感觉这是作为党的首脑机关扩大群众话语权、重视群众监督权、充分尊重民意的现实表现,是顺民心得民意的务实举措。
有的人说了,“创先争优”就是创先进、争优秀,表面上看来的确也是这样,但是,作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者来说,对于“创先争优”的理解应该更加深刻一点。总的来说,“创先争优”是一种激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的建设者们继续奋勇向前的手段和动力,是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表现突出、工作业绩突出的建设者们的一种鼓励。因此,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的建设者们来说,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获得各项荣誉称号既是上级领导和人民群众对自身过去一段时间工作成绩的肯定,更是对自身继续做好下一阶段工作的鞭策。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创先争优”客观上要求每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都必须要有一个“不怕吃苦”的良好心态。我们必须要明白,“先进”和“优秀”并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要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来创造的,只有在实际工作中真正付出了辛劳和汗水的个人和群体,才能最终获得“先进”和“优秀”荣誉称号,因此,怕苦怕累当不了“先进”,在面对困难的时候畏缩不前也同样当不了“优秀”。那么到底要怎么样才能成为工作中的“先进”和“优秀”呢?答案很简单,就是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怕困难、迎难而上,认认真真想问题,踏踏实实干事情。
这次活动的开展,充分表明中组部依靠民意来开展工作、促进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体现了组织工作对民意的尊重和回应,表明了这绝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为尊重民意、推进工作的深思熟虑,要长期坚持下去的态度。我为中组部这种态度、这种理念、这种作风叫好!希望中组部继续坚持这一做法,树立公开公正透明的良好风气!
我们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和“优秀”固然值得我们学习,因为“先进”和“优秀”确实是在实际工作中做得比较好的,但是,在相关活动中暂时没有获得荣誉称号的个人和群体也并不意味着自身工作做得就不好,只是还需要更加努力。“创先争优”其实争创的就是对工作的一份激情和干劲,只要在平凡的岗位上真正做到塌实肯干,就一定会出成绩!
个人创先争优的心得体会
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开展创先争优,是党中央创新和加强基层党组织的一项重大举措。要推动活动深入开展,需切实做好“高、精、实、新”四字文章。
一、“高”就是摆高位置,站在全党全国的大局上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创先争优活动,过去搞过,将来还要搞。那么,如何看待今年部署安排的争创活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
一定要提高认识,要把开展这次活动放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观的大背景下,放在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现实需要上,进一步摆高活动位置,认认真真抓好创先争优活动。要把这项活动列为各级党组织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列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列为一项锻炼党性彰显党性光辉的大事来抓。
二、“精”就是精心策划,贴近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各级党组织的实际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脱离本地本单位实际,活动就会丧失生命力;创先争优就会沦为一种文字游戏,一个空口无力的口号;广大党员没有明确的目标,所谓的创和争,就不会产生应有的效果。为此,一定要把精心策划活动载体,具体明确争创目标,提出生动响亮富有生命力的口号,作为开展争创活动的先导。树一面旗帜,让党员明确努力的方向,提供清晰的奋斗目标。“五个好”和“五带头”的标准和要求,要进一步的具体化、实体化、生动化,要将这五个好和五带头变成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为民解忧,为民谋利益。
三、“实”就是扎扎实实,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效果来取信于民,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
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作出公开承诺,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采取一定的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向广大群众广而告之,并纳入党员管理档案。要定期采取点评督促、党员互评相互促进,群众测评监督的办法,使停留在承诺书上的文字转化为具体实际的行动。并且按承诺期限将承诺事项的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效果向广大群众公示,让群众来评价党组织先不先进,党员优不优秀。各级党组织要作好创先争优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执行者,不要作活动的评判员,活动成果最终要交给群众来评判。真正做到活动成效由群众说了算。
四、“新”就是创新特色,用开拓创新的精神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推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当前特别是要针对外出流动党员、单位退休返乡党员的管理,针对基层党组织活力不够、堡垒作用不强、凝聚力偏弱的实际,以及如何推进党员干事创业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等问题,运用创新思维来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在加强党员管理、激励党员发挥作用、激发党组织战斗力方面,多想点子,多出实招,通过活动来推进上述工作,并总结经验,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
创先争个人心得体会
一、勤政理事,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创先争优,必须要勤政理事。只有坚持勤于政务、勤勉尽职、善于理事,做到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忠诚服务,永葆工作热情,才能以实际行动为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应有贡献。
勤政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质要求。坚持勤动脑想事、勤用心谋事、勤动手干事,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是我们党员干部的天职。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要视群众利益高于一切、群众疾苦急于一切、群众呼声先于一切,始终与群众心相连、情相依,同呼吸、共命运,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在群众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送去温暖与关爱,努力做到心为民思、身为民劳、行为民动、言为民声。
勤政,既是态度问题,看是不是想干事;也是作风问题,看是不是忠于职守。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要牢固树立克难制胜、奋发有为的勤政意识,本着对党、对事业、对工作、对群众忠心、真诚的态度,始终坚持锲而不舍、创先争优的强劲势头,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不计得失,在其位、谋其事,以勤政理事的赤子之心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政绩。
二、细心抓事,始终保持精益求精的严谨态度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应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做到细心抓事。我们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应做到细致周密、条理清晰,细心抓小事、细心抓难事、细心抓大事,以注重细节、精益求精的良好作风和严谨态度抓出实效。
小事牵连大事,细节关系全局,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我们应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把细节意识内化为自觉行动,在细节中体现服务水平,在细微处成就服务品质,对所有的细节都严格把关,将所有的问题都周全考虑,不断提高观察细节问题、解决细节问题的能力和本领,做精益求精的执行者、见微知著的力行者。创先争优应融入到细心抓事的各个方面,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大事抓得准、小事办得好。我们只有关注细节、把握细节、抓好细节,真正在细节上较真、在细心上动脑,才能把工作做实、做对、做好。这就要求我们对工作的布置,既应有任务指标,又应有操作方法;既应有时效观念,又应有检查办法。对上级交待的任务、基层群众反映的问题,应做到事事有记载、完成有时限、件件有落实。
三、快捷办事,始终保持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
创先争优,快捷办事是本质要求。快捷办事的根本在于雷厉风行。要树立"任务就是命令、速度就是效益"的思想,当天的事必须当天完成,计划内的工作必须抓紧干,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做到善于抓住时机而不丧失时机,反映灵敏而不能感悟迟钝,谋事早而不能见事迟。
快捷办事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一是树立责任意识。始终把立说即办、雷厉风行转化成做好工作的自觉行动,真正做到说干就干、干出成效。二是增强效率意识。只有对工作早预测、早计划、早行动,才能出效率、出成果。要当"马前卒",不当"马后炮",真正做到会干难事、敢干新事、能干大事,努力形成一个人人讲效率、个个争上游的浓厚氛围。公务员之家
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群众都看在眼里。对亟待解决的问题"立即办"要有行动、对老大难的问题"主动办"要有措施、对普遍性的问题"上门办"要有成效,做到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落实,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推进,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在实践中创造一流业绩。
四、务实做事,始终保持真抓实干的务实精神
创先争优必须在真抓实干中体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也必须通过真抓实干来实现。只有把心思凝聚到干事业上,把精力集中到办实事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把本领用在促发展上,在工作作风上有新表现,在精神状态上有新面貌,才能在完善发展思路上有真功夫,在细化措施上有真办法,在具体工作上有新建树,在真抓实干中开拓前进。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务实关键在于实干。实干出实效,实干出实绩。真抓实干,就是真心真意地抓、实实在在地干,不搞形式主义,不走表面过场。真抓,就是抓矛盾、抓问题,不是乱抓;实干,就是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不是蛮干。我们一切工作都必须紧紧围绕促进西藏发展、维护西藏稳定来展开,勇于说真话、报真情、较真劲,善于出实招、鼓实劲、干实事,真正做到每项工作不说则已、说了就干,不抓则已、抓就抓成,不干则已、干就干好,努力在真抓中实现发展,在实干中实现跨越。
创先争优的心得体会
当前,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都在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会见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要深入领会讲话精神实质,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党建工作规律,尊重党员干部意愿和群众首创精神,坚持“敢”字当头,不断探索创先争优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使创先争优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要敢于领先。古语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敢于进位,敢立潮头。当前,各地各部门都围绕“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的要求,提出创先争优的规划和蓝图,这不仅是一个目标,更是一个过程。实现这些目标,就要高起点定位,高水平谋事,高标准要求,跳出自己看自己,对照先进找差距,放眼全局定目标,自我加压争一流。“思想有多远,行动就有多远”。作为领导干部,切不可闭门造车,低头只看自己的进退,而是要在相互比较的基础上,多走一走经济社会等方面相对发达的地方,看一看自己与这些地方有哪些差距,想一想产生这些差距的原因是什么,听一听别人的看法、见解和思路。只有这样,眼界才会开阔,站位才能高远。
要敢于破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期,也处在矛盾的凸显期。应该说,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任何地方、任何单位难免有“老、大、难”的事,遇到这些问题,领导干部不能怕苦畏难,不能打退堂鼓,要敢于直面困难、正视矛盾,主动到条件艰苦、环境复杂、矛盾集中的地方去,同干部群众一起研究办法、采取措施,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啃下来”,善于在化解矛盾、排解难题中提高能力,增加威信。广大党员干部做事要如水,有“万折必东不回头”的志气,有“赴百仞之谷而不惧”的勇气,有“滴水石穿”的韧劲。要全身心克难,不管困难再大、任务再重、矛盾再多,都要坚定必胜信心和决心,知难而进不言难,迎难而上不畏难,攻坚克难解难题。要有一种敢闯敢试敢冒的激情和锐气,勇于探索不怕失败,敢于攻坚不怕风险,善于突破不怕挫折。
要敢于担当。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基层党组织是依托,广大党员是主体,领导干部是龙头。这就要求广大党员齐心合力,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激发内在动力,增强外在活力。在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中,敢不敢担当,敢不敢负责,反映了一个党员干部的品质。不为党负责,不为民担事,就就是对责任的渎职,人民群众最为痛恨。所以,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尽职尽责,尽心尽力,把应承担的任务承担好,把应完成的使命完成好,做到勇于负责、敢于负责、善于负责,遇到困难不回避,关键时刻敢出面,处理问题能决断。党员干部对自己所负责的工作,要勇挑重担,认真地走好每一步、做好每一件工作,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为工作依托,义无反顾地承担起党和人民所赋予的责任,把自己的事业同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联系起来,开拓进取,积极工作。
要敢于创新。创先争优既是对习实践活动的深化,又是对各类争先活动的拓展,必须在继承中创新,在借鉴中提高。这就要求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敢于创新,做到主题鲜明、载体科学。对一个单位、一个干部来说,创新是一个地区竞争力和生命力的体现,是一个单位总体体素质的体现,是一个干部觉悟的体现。创先争优要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必须有强大的竞争力;要想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必须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只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才会萌发创新的意愿。如果是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甚至是不求有力,但求无过,就不会有什么创新意识,更说不上创新精神。一个领导干部如果缺乏创新意识,其所在部门的工作或者地区的发展就会停滞不前,就要落伍。可见,只有敢于创新、勇于探索,创先争优才会获得取之不尽的力量之源。
综上所述,“敢”字当头,是党员干部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责任心的表现,体现党员干部的品格和情怀。为此,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要敢抓敢管,敢干实干,激发蕴藏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的无穷力量,使创先争优真正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经常性动力。
创先争优投票感言
开展网上投票推荐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对于进一步扩大党员群众参与度,提高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充分展示创先争优活动的丰硕成果,展示新时期共产党人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风貌,激励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履职尽责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进一步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些优秀的党员也给了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对于本次活动,我作为一名党员,能够亲自参与,感到很兴奋。我感觉这是作为党的首脑机关扩大群众话语权、重视群众监督权、充分尊重民意的现实表现,是顺民心得民意的务实举措。
有的人说了,“创先争优”就是创先进、争优秀,表面上看来的确也是这样,但是,作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者来说,对于“创先争优”的理解应该更加深刻一点。总的来说,“创先争优”是一种激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的建设者们继续奋勇向前的手段和动力,是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表现突出、工作业绩突出的建设者们的一种鼓励。因此,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的建设者们来说,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获得各项荣誉称号既是上级领导和人民群众对自身过去一段时间工作成绩的肯定,更是对自身继续做好下一阶段工作的鞭策。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创先争优”客观上要求每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都必须要有一个“不怕吃苦”的良好心态。我们必须要明白,“先进”和“优秀”并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要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来创造的,只有在实际工作中真正付出了辛劳和汗水的个人和群体,才能最终获得“先进”和“优秀”荣誉称号,因此,怕苦怕累当不了“先进”,在面对困难的时候畏缩不前也同样当不了“优秀”。那么到底要怎么样才能成为工作中的“先进”和“优秀”呢?答案很简单,就是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怕困难、迎难而上,认认真真想问题,踏踏实实干事情。
这次活动的开展,充分表明中组部依靠民意来开展工作、促进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体现了组织工作对民意的尊重和回应,表明了这绝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为尊重民意、推进工作的深思熟虑,要长期坚持下去的态度。我为中组部这种态度、这种理念、这种作风叫好!希望中组部继续坚持这一做法,树立公开公正透明的良好风气!
我们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和“优秀”固然值得我们学习,因为“先进”和“优秀”确实是在实际工作中做得比较好的,但是,在相关活动中暂时没有获得荣誉称号的个人和群体也并不意味着自身工作做得就不好,只是还需要更加努力。“创先争优”其实争创的就是对工作的一份激情和干劲,只要在平凡的岗位上真正做到塌实肯干,就一定会出成绩!
个人创先争优的心得体会
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开展创先争优,是党中央创新和加强基层党组织的一项重大举措。要推动活动深入开展,需切实做好“高、精、实、新”四字文章。
一、“高”就是摆高位置,站在全党全国的大局上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创先争优活动,过去搞过,将来还要搞。那么,如何看待今年部署安排的争创活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
一定要提高认识,要把开展这次活动放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观的大背景下,放在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现实需要上,进一步摆高活动位置,认认真真抓好创先争优活动。要把这项活动列为各级党组织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列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列为一项锻炼党性彰显党性光辉的大事来抓。
二、“精”就是精心策划,贴近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各级党组织的实际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脱离本地本单位实际,活动就会丧失生命力;创先争优就会沦为一种文字游戏,一个空口无力的口号;广大党员没有明确的目标,所谓的创和争,就不会产生应有的效果。为此,一定要把精心策划活动载体,具体明确争创目标,提出生动响亮富有生命力的口号,作为开展争创活动的先导。树一面旗帜,让党员明确努力的方向,提供清晰的奋斗目标。“五个好”和“五带头”的标准和要求,要进一步的具体化、实体化、生动化,要将这五个好和五带头变成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为民解忧,为民谋利益。
三、“实”就是扎扎实实,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效果来取信于民,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
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作出公开承诺,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采取一定的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向广大群众广而告之,并纳入党员管理档案。要定期采取点评督促、党员互评相互促进,群众测评监督的办法,使停留在承诺书上的文字转化为具体实际的行动。并且按承诺期限将承诺事项的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效果向广大群众公示,让群众来评价党组织先不先进,党员优不优秀。各级党组织要作好创先争优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执行者,不要作活动的评判员,活动成果最终要交给群众来评判。真正做到活动成效由群众说了算。
四、“新”就是创新特色,用开拓创新的精神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推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当前特别是要针对外出流动党员、单位退休返乡党员的管理,针对基层党组织活力不够、堡垒作用不强、凝聚力偏弱的实际,以及如何推进党员干事创业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等问题,运用创新思维来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在加强党员管理、激励党员发挥作用、激发党组织战斗力方面,多想点子,多出实招,通过活动来推进上述工作,并总结经验,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
创先争个人心得体会
一、勤政理事,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创先争优,必须要勤政理事。只有坚持勤于政务、勤勉尽职、善于理事,做到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忠诚服务,永葆工作热情,才能以实际行动为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应有贡献。
勤政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质要求。坚持勤动脑想事、勤用心谋事、勤动手干事,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是我们党员干部的天职。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要视群众利益高于一切、群众疾苦急于一切、群众呼声先于一切,始终与群众心相连、情相依,同呼吸、共命运,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在群众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送去温暖与关爱,努力做到心为民思、身为民劳、行为民动、言为民声。
勤政,既是态度问题,看是不是想干事;也是作风问题,看是不是忠于职守。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要牢固树立克难制胜、奋发有为的勤政意识,本着对党、对事业、对工作、对群众忠心、真诚的态度,始终坚持锲而不舍、创先争优的强劲势头,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不计得失,在其位、谋其事,以勤政理事的赤子之心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政绩。
二、细心抓事,始终保持精益求精的严谨态度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应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做到细心抓事。我们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应做到细致周密、条理清晰,细心抓小事、细心抓难事、细心抓大事,以注重细节、精益求精的良好作风和严谨态度抓出实效。
小事牵连大事,细节关系全局,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我们应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把细节意识内化为自觉行动,在细节中体现服务水平,在细微处成就服务品质,对所有的细节都严格把关,将所有的问题都周全考虑,不断提高观察细节问题、解决细节问题的能力和本领,做精益求精的执行者、见微知著的力行者。创先争优应融入到细心抓事的各个方面,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大事抓得准、小事办得好。我们只有关注细节、把握细节、抓好细节,真正在细节上较真、在细心上动脑,才能把工作做实、做对、做好。这就要求我们对工作的布置,既应有任务指标,又应有操作方法;既应有时效观念,又应有检查办法。对上级交待的任务、基层群众反映的问题,应做到事事有记载、完成有时限、件件有落实。
三、快捷办事,始终保持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
创先争优,快捷办事是本质要求。快捷办事的根本在于雷厉风行。要树立"任务就是命令、速度就是效益"的思想,当天的事必须当天完成,计划内的工作必须抓紧干,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做到善于抓住时机而不丧失时机,反映灵敏而不能感悟迟钝,谋事早而不能见事迟。
快捷办事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一是树立责任意识。始终把立说即办、雷厉风行转化成做好工作的自觉行动,真正做到说干就干、干出成效。二是增强效率意识。只有对工作早预测、早计划、早行动,才能出效率、出成果。要当"马前卒",不当"马后炮",真正做到会干难事、敢干新事、能干大事,努力形成一个人人讲效率、个个争上游的浓厚氛围。公务员之家
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群众都看在眼里。对亟待解决的问题"立即办"要有行动、对老大难的问题"主动办"要有措施、对普遍性的问题"上门办"要有成效,做到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落实,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推进,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在实践中创造一流业绩。
四、务实做事,始终保持真抓实干的务实精神
创先争优必须在真抓实干中体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也必须通过真抓实干来实现。只有把心思凝聚到干事业上,把精力集中到办实事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把本领用在促发展上,在工作作风上有新表现,在精神状态上有新面貌,才能在完善发展思路上有真功夫,在细化措施上有真办法,在具体工作上有新建树,在真抓实干中开拓前进。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务实关键在于实干。实干出实效,实干出实绩。真抓实干,就是真心真意地抓、实实在在地干,不搞形式主义,不走表面过场。真抓,就是抓矛盾、抓问题,不是乱抓;实干,就是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不是蛮干。我们一切工作都必须紧紧围绕促进西藏发展、维护西藏稳定来展开,勇于说真话、报真情、较真劲,善于出实招、鼓实劲、干实事,真正做到每项工作不说则已、说了就干,不抓则已、抓就抓成,不干则已、干就干好,努力在真抓中实现发展,在实干中实现跨越。
创先争优的心得体会
当前,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都在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会见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要深入领会讲话精神实质,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党建工作规律,尊重党员干部意愿和群众首创精神,坚持“敢”字当头,不断探索创先争优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使创先争优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要敢于领先。古语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敢于进位,敢立潮头。当前,各地各部门都围绕“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的要求,提出创先争优的规划和蓝图,这不仅是一个目标,更是一个过程。实现这些目标,就要高起点定位,高水平谋事,高标准要求,跳出自己看自己,对照先进找差距,放眼全局定目标,自我加压争一流。“思想有多远,行动就有多远”。作为领导干部,切不可闭门造车,低头只看自己的进退,而是要在相互比较的基础上,多走一走经济社会等方面相对发达的地方,看一看自己与这些地方有哪些差距,想一想产生这些差距的原因是什么,听一听别人的看法、见解和思路。只有这样,眼界才会开阔,站位才能高远。
要敢于破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期,也处在矛盾的凸显期。应该说,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任何地方、任何单位难免有“老、大、难”的事,遇到这些问题,领导干部不能怕苦畏难,不能打退堂鼓,要敢于直面困难、正视矛盾,主动到条件艰苦、环境复杂、矛盾集中的地方去,同干部群众一起研究办法、采取措施,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啃下来”,善于在化解矛盾、排解难题中提高能力,增加威信。广大党员干部做事要如水,有“万折必东不回头”的志气,有“赴百仞之谷而不惧”的勇气,有“滴水石穿”的韧劲。要全身心克难,不管困难再大、任务再重、矛盾再多,都要坚定必胜信心和决心,知难而进不言难,迎难而上不畏难,攻坚克难解难题。要有一种敢闯敢试敢冒的激情和锐气,勇于探索不怕失败,敢于攻坚不怕风险,善于突破不怕挫折。
要敢于担当。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基层党组织是依托,广大党员是主体,领导干部是龙头。这就要求广大党员齐心合力,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激发内在动力,增强外在活力。在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中,敢不敢担当,敢不敢负责,反映了一个党员干部的品质。不为党负责,不为民担事,就就是对责任的渎职,人民群众最为痛恨。所以,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尽职尽责,尽心尽力,把应承担的任务承担好,把应完成的使命完成好,做到勇于负责、敢于负责、善于负责,遇到困难不回避,关键时刻敢出面,处理问题能决断。党员干部对自己所负责的工作,要勇挑重担,认真地走好每一步、做好每一件工作,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为工作依托,义无反顾地承担起党和人民所赋予的责任,把自己的事业同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联系起来,开拓进取,积极工作。
要敢于创新。创先争优既是对习实践活动的深化,又是对各类争先活动的拓展,必须在继承中创新,在借鉴中提高。这就要求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敢于创新,做到主题鲜明、载体科学。对一个单位、一个干部来说,创新是一个地区竞争力和生命力的体现,是一个单位总体体素质的体现,是一个干部觉悟的体现。创先争优要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必须有强大的竞争力;要想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必须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只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才会萌发创新的意愿。如果是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甚至是不求有力,但求无过,就不会有什么创新意识,更说不上创新精神。一个领导干部如果缺乏创新意识,其所在部门的工作或者地区的发展就会停滞不前,就要落伍。可见,只有敢于创新、勇于探索,创先争优才会获得取之不尽的力量之源。
综上所述,“敢”字当头,是党员干部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责任心的表现,体现党员干部的品格和情怀。为此,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要敢抓敢管,敢干实干,激发蕴藏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的无穷力量,使创先争优真正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经常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