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落知天下秋作文
一片枯黄的叶子随着风缓缓飘落,人们便可以从中看出秋天的到来。于是便有人说,一叶落知天下秋。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望着三月浓艳的桃花,眼前隐约浮现出那位被尊称为“桃花夫人”的坚贞女子,以及那个流传百世的故事。春秋,蔡国国君蔡哀候贪图美色,昏庸无道。息国夫人到蔡国探望嫁给蔡哀候的姐姐。哀侯欲对貌名远扬的息夫人不敬,激怒了息候,以致中了息候与楚王的计,沦为楚国的俘虏。无疑的,只要明眼人都清楚,蔡哀候的昏庸早已注定了其下常
“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汉武帝时期,母仪天下的陈皇后娇妒高傲,轻狂而不自知,终于因为巫蛊之祸而被废黜,在长门宫郁郁而终。司马相如一纸《长门赋》流传至今,无人不对这位废后倍加怜惜。只是令“金屋藏娇”的童话化为乌有的,不也正是阿娇的轻狂么?
太多太多时候,往往从一个人的性格便足以推知其命运,正可谓“一叶落知天下秋”。只是叶落是否必定知秋?恐怕未必。我们是不是忽略了,春天的叶落?冬去春来,一片枯干的叶子掉落,随即而来的,却是生机盎然、大地回春。
一样的春秋战国时代,越王勾践即位之初,心高气傲,而导致败于吴,屈服求和。勾践带着夫人至吴国称臣。三年的卧薪尝胆,越王忍辱负重、不忘旧耻,终于大破吴国,成为春秋一代霸主。是谁说,一叶落必定知天下秋?
同生在大汉盛世的女子,生在商家之家的文君因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而许下芳心,成为千古佳话。只是重权重利的司马相如三心二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十三字的家书唯无“亿(忆)”字。若是一叶落知天下秋,那么这段姻缘是否就到此为止了呢?偏偏主角是那个刚烈的卓文君。气愤的文君强抑悲痛写下《白头吟》和《怨郎诗》,决绝之意令司马相如惭愧不已,终究挽回了良缘。
叶落之后到底是春抑或是秋,终究在人为。是放任不管,一如阿娇幽怨而死;还是改过自新、坚持不懈,在事情即将陷入绝境之前挽回。或许简单的一个选择便会造就不同的结果甚至命运。
一叶落知天下秋,一叶落未必天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