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双百争优先作文

2013-10-25
学双百争优先作文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结束,全国各行各业就掀起学习热潮,通过学习,“双百人物”的英雄事迹如一幅五彩缤纷的画卷,引领我重温感人的过去,走进他们的故事:“八女投江”、“狼牙山五壮士”,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的叶挺。许许多多的甚至许多我们叫不出名字的革命烈士用他们钢铁般的坚强意志,用血肉之躯面对刺刀和酷刑,无数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新中国。他们都是伟大的中国的优秀儿女,在创立和建设新中国的伟大历程中,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双百”人物当中,既有上个世纪的英雄模范,又有新世纪涌现出来的英雄杰出人物;既有我们耳熟能详的从小在语文课本中就见识过的,又有相当陌生的不知他们英雄事迹的。虽然他们生活的年代不同、工作不同、事迹不同,但其精神实质都是一致的: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人生境界,为祖国、为人民无私奉献、敢于牺牲的伟大品德。

我们被这些“双百”人物的伟大事迹所感动着、激励着,我们要真心地感谢这些“双百”人物。他们为新中国的建立或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有的人甚至献出了宝贵的年轻的生命。其中有些人的贡献是极为可贵的,我们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受益者。就某些方面来说,没有这些人的贡献,没有他们奠定的基础,就没有我们今天的事业,发展更无从谈起。我们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记住那些已经去世的英模,感谢那些仍在贡献聪明才智的英雄模范。

民以食为天,人类从未停止过对饥饿的抗争,从未停歇过对粮食的渴望。面对严峻现实,世界陷入了粮食恐慌,人们连连发问:谁来养活中国,谁来养活世界?20世纪70年代,中国通过对杂交水稻的成功研究,最终将水稻亩产从300公斤提高到了800公斤,并推广2.3亿多亩,增产200多亿公斤。这些事迹都归功于袁隆平。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从1964年开始,他40多年如一日,全身心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先后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使水稻产量从平均亩产300公斤左右先后提高到500公斤、700公斤、800公斤。现在,他领导研究的超级杂交稻项目正朝着亩产900公斤的第三期目标顺利推进。与此同时,袁隆平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用3亩地产出4亩地粮食,大幅度提高现有水稻单产和总产。20多年来,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稻56亿多亩,每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养活7000多万人口,相当于全世界每年新出生人口的总和,解决了中国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他因此被海内外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在“双百”人物中,还有34位巾帼女杰是中国女性的代表,其中赵一曼、刘胡兰、江姐、张海迪,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杰出女性,“谁说女子不如男”,她们与另外30几位巾帼代表用坚强书写了历史,用信念照亮了半边天。说起曾经的女排五连冠,人民还不禁由衷的赞叹那一群女排姑娘。1981年至1986年,中国女子排球队在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上5次蝉联世界冠军,成为世界排球史上第一支连续5次夺冠的队伍。中国女排坚定“为国争光”的信念,刻苦训练,顽强拼搏。她们对发球、拦网等技术动作几乎每天都要练习成百上千次,对训练比赛造成的肩、腰等伤痛从不叫苦叫累。凭着坚韧的毅力,她们练就了过硬的技术本领,形成了以快速多变为主体、兼备高打强攻的独特风格。1981年第三届世界杯赛上,中国女排以7战全胜的战绩首次夺得世界冠军,开创了中国女排的新纪元。之后,中国女排再接再厉,不屈不挠,克服重重困难,相继蝉联1982年第九届世界女排锦标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1985年世界杯赛和第十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完美地诠释了顽强拼搏、团结奋斗、无私奉献、为国争光的中华体育精神。中国女排夺冠后,五星红旗一次次升起、国歌一次次奏响的场景,让中华儿女热血沸腾。一时间,各行各业掀起了学习女排精神、发扬女排精神的热潮。“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响彻神州大地。女排精神成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象征。中国女排五连冠群体为我国体育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女排精神至今仍然激励着中华各族儿女不断奋发向上,追求卓越。


编辑提醒:请注意查看“学双百争优先作文”一文是否有分页内容。原文地址